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冯巩春晚舞台走过"而立之年":节目改了3稿

2016年02月09日 17:02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 

  连续31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冯巩、18次在除夕夜向观众呈现国粹之美的孟广禄、重回舞台的笑星刘亚津,这三位天津“老乡”在结束了央视春晚的表演之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并通过本报给广大的读者拜年——

  今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有几位天津观众耳熟能详倍感亲切的“老乡”:天津人最熟悉的春晚常客冯巩已经连续31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为观众带来欢笑,本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也已经18次在央视春晚舞台上为观众呈现国粹之美,阔别春晚舞台多年的笑星刘亚津自称已从“小鲜肉”变成了“老腊肉”。昨天,这三位天津“老乡”在结束了央视春晚舞台的表演之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畅谈演出、家乡,并通过本报给广大的读者拜年。

  冯巩:在春晚舞台上走过“而立之年”

  在春晚舞台上走过“而立之年”的冯巩今年为观众带来了新节目《快乐老爸》,而他的搭档也换成了跳广场舞的“毒舌大妈”徐帆。说起今年的作品,冯巩告诉记者,这已经是第三稿,“之前还有一个是关于空巢老人的,还有一个是讲黄昏恋的,最后选择了这个讲述助人为乐的故事。”

  说起今年春晚小品的筹备,冯巩直言很“艰苦”:“最早搭档找的是阎学晶,可是她有戏约在前,央视对于彩排要求又很严格,最后不得不作罢。后来找了演员宋宁,但导演组觉得她的年龄不太合适,太年轻了。找徐帆是我的主意,找她之前还给(冯)小刚打了一个电话,他们特别痛快就答应了。”

  说起这次的作品,冯巩表示《快乐老爸》是一个很正能量的作品,过程又不乏悬念,表现了人间大爱,“这个作品的关键词就是温暖,展现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我们也希望通过创作更多这样的作品,让好人文化风行,成为社会主流,让大家从中收获更多感动。”在谈到几位搭档时,冯巩表示,徐帆是很好的演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完全达到了“没演”的境界,本色出彩;白凯南表演很用功,从开始跟着排练一共演了超过60场,表演中透着一种真诚;小演员王孝天就是团队从海淀小学找来的普通学生,特色就是“本真”,用心表现很好完成了角色任务。

  说起这些年的春晚经历,冯巩坦言面对节目被毙、反复修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好节目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今年晚会的主题主线就是弘扬社会正能量,而我们在一个十多分钟的节目里既要体现出幽默感又要有泪感,这其实是很难的。对于演员来说,其实生活给了我们很多,只有从生活出发,演出来的故事才有可信度。”最后,冯巩还通过本报向天津的父老乡亲拜年:“猴年到了,祝天津的父老乡亲猴年大吉、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孟广禄:向全国乃至世界观众展示京剧的魅力

  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总少不了“国粹”京剧这道传统文化大餐。在央视春晚戏曲类节目中,也总能见到“戏曲大码头”天津走出来的京剧人精彩亮相。他们以扎实精湛的技艺,向全国观众乃至世界观众展示京剧的魅力。除夕晚上播出的央视春晚,和初二即将播出的央视戏曲春晚,都有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裘派花脸、“二度梅”得主孟广禄的精彩演唱。他告诉记者,今年已经是他第18次参加央视春晚,第20次参加央视戏曲春晚。

  央视春晚,孟广禄饰演包公,演唱传统剧目《赤桑镇》选段;央视戏曲春晚,孟广禄饰演郑和,献唱新创剧目《郑和下西洋》选段。这两个节目,有传承,有发展,而且都意义深刻。孟广禄说,《赤桑镇》是骨子老戏,是经典佳作,是京剧艺术的代表,更重要的是,这出包公戏特别是这段唱段,体现的是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和忠孝精神,是以我们优秀传统艺术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郑和下西洋》是以郑和七下西洋的史实为依据,融合各种民间传说及多方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大胆合理的艺术想象而创作的,是用国粹艺术讲述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展示中国的对外友好交往与经济合作。

  孟广禄坦言,自己参加春晚这么多年,有高兴也有心酸。因为晚会是除夕当晚直播,所以参与演出工作的人,自然无法在举家团圆之际与家人舒舒服服吃一顿年夜饭。如果临时有突发情况也是“舍小家、为大家”,完成春晚演出任务以后,再去操办家中事务。“好在夫人挑起了家内重担,让我得以全身心投入演出。”孟广禄说。

  虽有辛苦,但站在春晚的大舞台,一想到自己是“代表天津展示咱们天津的精神面貌”,孟广禄立时兴奋又自豪:“京剧是国粹,每年春晚都有京剧节目,能够在央视春晚展示、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能够在全国为天津争光,我真的很骄傲。而且猴年春晚的戏曲节目播出时间是在整台晚会的黄金时间段。作为京剧人,看到大家这么重视戏曲、宣传戏曲,我也非常高兴。”

  刘亚津:天津观众爱戏懂戏依然不变

  今年央视春晚上,著名笑星刘亚津与郭冬临、关晓彤等合作演出的小品《是谁呢》讲述了一个好干部身上散发出的正能量,反映出“反腐永远在路上”以及领导干部要有“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境界。

  参与这个小品的5个演员中,既有中年人,也有“90后”,以至于节目第一次彩排的时候,刘亚津就开始感慨:“我第一次上春晚的时候,关晓彤还没出生呢!”1987年,二十多岁的刘亚津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表演的作品《卖鱼》,是他在天津曲艺团时,与搭档在“天津第一届幽默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节目。那时两人都很年轻,春晚节目组怕他们缺少经验,要找一个有经验的老演员“托”着点儿,于是刘亚津就和王馥荔搭档,实现了自己的央视春晚首秀。

  从需要前辈提携的青年演员,到如今与年轻人联袂演出,一晃近三十年过去,刘亚津笑称自己也成了“老腊肉”,还跟“小鲜肉”合作。“春晚是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让更多人了解自己,对演员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刘亚津演出之余,还参与电视剧的拍摄。前不久播出的电视剧《大秧歌》,虽然他在其中戏份不多,但眼尖的天津观众还是一眼认出他来,并对他的表演加以称赞。这让他感受到家乡人的热乎。

  无论是家乡充满文艺气息的土壤,还是变得越来越美丽的津城,都让刘亚津引以为自豪。到外地拍戏,大家议论起天津,刘亚津就大开“百家讲坛”,从海河两岸,讲到各色建筑,介绍五大道、鼓楼、意式风情街、天津之眼,就像说起自己家里的事儿,从风土民情,讲到津味小吃,大伙评价:天津在变,变得更美了,天津观众爱戏懂戏,依然不变,大家都说,能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就行了。“哈哈!我作为天津人,我多自豪啊。”

  “我是天津人,在春晚舞台上表演,就是给天津人争光,也是对天津父老乡亲的报恩。”刘亚津觉得,自己现在所谓的一点点成绩,离不开年轻时在天津积累的舞台经验,那是在天津打基础,离不开天津观众和天津曲艺团的老师培养。“正好,《天津日报》是老家的一份大报,那我就借此给广大天津父老乡亲拜年,祝大家健康开心,一切顺利!” 本报记者 张帆 刘莉莉

【编辑:王牧青】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