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导演拍纪录片:感觉自己被一次次揉碎再粘起来

2017年11月24日 09: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一部“要收割幸福”的纪录片

  执笔:记者 张敏

  张景曾觉得,自己如同一只“松松垮垮的拖鞋”,毫无意义。那是2014年,他40岁的时候。

  那一年,公司收不回业务尾款面临财务问题,张景每天奔波于讨债路上,甚至与相交多年的朋友红了脸。他突然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决定放弃尾款,卖掉在北京燕郊的房子,去拍一部让自己骄傲的纪录片。

  3年后,有了纪录片《寻找手艺》的故事——一个导演带着两个“门外汉”,驱车数十万公里,走过全国23个省,用126天拍摄了199个“藏”在田间市井的传统手艺人,拍摄了一部“不像纪录片”的纪录片。

  片头画面像背景音乐一样简单,黑白镜头中,布满皱纹的手一下一下地敲打着地上的树皮。进入正片,画面依然是冷色调,很粗糙。两个机位进行着近景和远景的切换,画面里的主人公安静地干着手里的活儿,环境音很嘈杂,工作人员也走来走去。配音很业余,有些地方还能听到口音。张景自嘲“不管是剪辑方式还是画面感觉,都很90年代”。

  这部片子被13家电视台拒绝,但却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受到了关注,网友纷纷充当“自来水”(免费水军,影迷以自愿为原则而发起宣传的行为——记者注)。从今年10月开始,点击量每天上万次,目前的点击总量达到83.2万次,居B站纪录片点击量排名第9位。

  张景说,纪录片里所有看着业余的镜头,都是“有意为之”。张景曾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他拍摄的片子曾让某个行业得到国家重视,也有作品促进了行业立法……但这次,他抛掉已有的经验,制作出这部“粗糙简陋”的片子。到目前为止,张景只获得了4万元的播出费、4000元讲座费和偶尔的网站广告分成,但他说“值了”。

  张景一直很爱折腾。

  17岁那年,还是初中生的张景独自骑行,从长沙骑到了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央视工作了3年,他选择离开,创办了一家传媒公司。直到3年前,他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回顾前半生,他发现让自己骄傲的都是为别人做了些什么,比如在骑行穿越戈壁滩时,救起了奄奄一息的拾荒者,比如在北京后海游泳时救起了意外落水的行人。

  他还想到了自己生长的农村。记忆里,一位长他十几岁的村民从小就会画画,村子里白事用品上的花纹都是他画的。张景从小就崇拜像他一样的手艺人,用镜头记录他们一直是张景的梦想。这次他决定把梦想实现,拍一部让自己骄傲的纪录片。他也希望,这部片子能让10岁的女儿看懂,明白爸爸一直想说的话:“人活着,除了钱,还需要些别的。”

  2014年5月8日凌晨5点30分,在张景母亲找人算出的良辰吉日,张景和他的团队出发了。除了张景是专业导演,其余3个同伴都没干过电视。何思庚,是张景买电脑时认识的,听张景说要为这个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他红了眼眶;喻攀是云南香格里拉一家客栈的管理员,90后,听张景说要拍摄手艺人纪录片,二话不说买了机票来北京。

  出发那一刻大家都是激动的,但在拍摄的第一站河北曲阳就出了状况。当地的手工艺已经工业化,失去了拍摄的价值。在出发后第6天,助手因为家里有事离开了团队,何思庚和喻攀不得不变成摄影师和录音师。

  不够专业的镜头扫过黄河边上的芦苇,扫过戈壁滩上的沙石,扫过高高矮矮的群山,最后对准了那些既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也没有得过任何奖项或荣誉的普通手工艺人。这些手艺只是他们生存的本领,他们从长辈处学得,却没有晚辈愿意向他们学习。

  为了找到会制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乐器巴拉曼的手工艺人,张景团队在新疆的戈壁滩里徒步走了1个多小时,找到正在放羊的胡大拜尔地。因为干农活儿,胡大拜尔地的双手十分粗糙,但这双手把细小的芦苇磨成薄薄的簧片,又在芦苇管上刻出7个洞,像笛子一样,手指按住不同的洞可以吹奏出不同的音调。

  制作巴拉曼比想象的简单,但制作过程中要不停调试,所以一般都是民间艺人自用自制,要求手艺人自己也会吹奏。如今,会吹奏这个传统乐器的人越来越少,更别说制作了,连胡大拜尔地的儿子都吹不响巴拉曼。

  出发之前,张景就决定要扔掉所有拍摄纪录片的经验,不做任何前期调研,不预设拍摄场景,不列采访提纲。他从摞起来两米多高的《国家地理》杂志中找出所有有关手工艺和古村落的资料,逐一进行了解,再筛选出感动到自己的手艺,标记好大概的位置,列到清单上。带着这些300个目的地的清单,他们边走边问,语言不通就用肢体语言,走错了就退回去再找。

  在张景的镜头里,手艺人露出淳朴的微笑,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这是张景要追求的效果,在屏幕上,他看过太多表情木讷、神色紧张的手艺人,他说这是演出来的手艺人,而他想记录手艺人真正的样子。

  坎温老人已经80多岁了,每天都坐在墙角做伞。屋外的虫鸣伴着老人锯木头的声音,在潮湿的南方,昏暗的光线让画面更加压抑静默。

  这已经是坎温老人第三次绷线失败了,老人嘴里发出了“咦”的声音,他看看手里的线,却没有放慢动作,继续绷线。绷线是做油纸伞中一个重要步骤,用线将伞骨连接,伞才能形成基本的形状。

  第一次绷线失败时,镜头后面的张景差点笑出声,“竟然还能失手?”第二次失败的时候,张景没有笑,静静等待着老人的反应。第6次失败的时候,张景的眼眶红了,他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第8次的时候,老人终于把线绷好了。“坎温老人的坚持就是一种传统的精气神,戳中了我心里的某个地方”。

  在拍摄中,张景一次次被震撼、被改变,感觉自己在这些手艺人面前被一次次揉碎再粘起来。

  在西藏拍摄雕刻佛像的手艺人土旦时,他淡淡告诉张景,每年都会捐钱给寺庙,“有时捐金子,有时捐佛像,有的时候就免费给寺庙干活儿。有钱的时候就这样子,没钱的时候也没办法。”那一刻,张景突然感觉无形的耳光抽打在自己脸上。在他心里,他一直觉得自己做了件很伟大的事情,他要拯救手艺人。他始终相信,这部片子卖给电视台不会赔钱,还有赚钱的可能性。他不得不承认,在内心深处,他仍把这次拍摄当成一次投机。那一瞬间,张景感觉自己的灵魂被看穿,做伟大纪录片的幻觉被毫不留情地戳破,他无地自容。

  从那以后,张景放弃了赚钱的想法,他告诉自己,用心记录这些手艺人就好。在雪山脚下、尼洋河边,他写下这样的诗送给女儿:

  我在72道弯,种下层层麦浪/为的是给你收获一颗丰硕的青稞种子/我踏遍尼洋河畔/为的是给你寻找一枚纯真的黑色暖石/看,青稞黄了又绿/听,祥云一片牵着一片/亲爱的姑娘,等你出嫁的时候,请让我握过你的双手/左手,送你那把青稞种子/右手,送你那枚黑色暖石/而我 躺在地上/做你通往幸福的桥梁。

  4个月后,张景带着厚厚的素材回到北京,他用两年时间剪了十几个版本,文稿来来回回改了30多遍,配音也是他自己,一共录了10多遍。

  张景没有想到,这部用心拍摄、充满朴实和感动的片子遭到十几家电视台拒绝。张景的一位师兄看完片子后说,随便找个行业里的新人都能秒杀你的摄影技术、配音技术。

  那些被拒绝的日子里,张景在自家阁楼上的工作间度过很多难眠的夜晚。楼下是熟睡的女儿和妻子,眼前是剪辑时给他灵感的文学小说、在他困惑时给他力量的《道德经》,面对屏幕上一帧一帧跳过的画面,看着手边越来越多的账单,他沮丧而且委屈。“这些手艺人能感动我,为什么不能感动他们?”张景开始怀疑,做这件事到底有没有价值,自己抛弃专业拍摄手法是不是正确的方式?

  而命运,在这时给了他一个惊喜。

  张景一位正面临着财务危机、萌生自杀念头的同学看了《寻找手艺》后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发动当地4所学校的2000多名孩子观看这部纪录片,还做了份有关片子的调查问卷。在收上来的914份问卷中,《寻找手艺》的综合得分竟然达到8.33分,看过的同学大多数都觉得很好看、很温暖。

  问卷中稚嫩的字迹让张景跌落到谷底的信心重新燃起。他决定回到拍摄的初心,即使市场不接受这部片子也无所谓,他计划把自己的导演手记整理出书,等到拍摄第二部片子的时候亲手送给所有被他采访的手艺人,也算给这件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而之后,关注和掌声接踵而来。在北京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首映后,B站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了他,邀请他把片子上传到B站播放。之后,一个知名的介绍电影的微信公众号自发地向粉丝推荐了《寻找手艺》。B站上不断增长的点击数、弹幕里的留言和点赞,像阳光一样照进了张景的生活。

  真和养号是两位造纸的老人,她们从小就生活在贵州大山里,对着镜头,她们羞涩腼腆地说“这下我的名字能到北京了”,播放到这里时,屏幕被满满的弹幕遮盖,“已经到达北京”“已经到达上海”“已经到达内蒙古”……

  几位网友辗转联系到张景,希望能买几把油纸伞。而再次联系到坎温老人的家人,却听到老人已经去世的消息,这段画面成为老人以及他的手艺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段影像资料。

  张景说,他从来没有想去抢救这些手艺,也没有想过要成为这些手艺最后的记录者,但坎温老人的事让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为老人、为传统手工艺做了一点有意义的事。

  张景一直期待着这样的画面,当真和养号两位老人看到她们的照片和名字被带到北京甚至全国,而且还收到了和自己有关的书,脸上一定是幸福温暖的笑容。手艺人幸福了,张景就会觉得自豪,“与其说去给他们送大家对手艺的肯定,不如说是我要去收割幸福”。

【编辑:高辰】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