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广侨文化”将成为侨乡江门发展软实力

2012年11月20日 10:0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专家称“广侨文化”将成为侨乡江门发展软实力
侨圩本身体现的商业元素也吸引了学者的注意。黄文波 摄

  近半年来,“侨圩”、“广侨文化”、“申遗”等关键词“交织”于侨乡。江门如何打造好广侨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进而通过地域文化品牌的开发建设,拉动地方文化产业与城市品牌的发展,使文化与经济比翼齐飞?

  近日,中国首届广侨文化研讨会在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台山召开。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以及国内外一众专家齐聚台山,对广侨文化以及侨圩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专家组对广侨文化的提出表示了高度的认同,并认为广侨文化是对广府文化与侨乡文化的提炼与升华,丰富了岭南文化甚至中华文化的类别,并将成为侨乡发展的软实力。

  培育“广侨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

  广侨文化的提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广侨文化”和“侨圩楼”概念的提出者、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认为,对广东来说,这个发现使广东的文化因素得以加强,是对新因素和新领域的开拓。从建设文化强省的角度,广侨文化的提出,起码增强了文化软实力。“它必然造成世界影响,外面的华侨、商家、文化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接着台山知名度就会提高了,就会有人冲着来投资和旅游。别人会问什么是侨圩楼,然后就会想去看看。”

  “台山广侨文化兼具广府文化和侨乡文化的基因,并兼具移民文化、开放文化、商业文化的特质。”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周义表示,“广侨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对台山‘广侨文化之乡’的定位,将对继承和弘扬台山文化优良传统和优势,进一步挖掘台山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内涵,建设台山文化强市,发挥深远而积极的作用。”

  为了参与研讨会,65岁的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中心的教授韩光辉坐上火车,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台山,在他的眼里,侨圩的形式和文化都是十分新鲜的事物:“侨圩这种建筑形式在北方是没有的,是近代的一种生机勃勃的文化,地方的干部群众应该加大力气,把侨圩文化的研究深入下去,进行各种分类的研究和保护。”

  交锋:侨圩是十三行的延续?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产?

  在这次的研讨会上,黄伟宗表示,这次的考察让他又有了新的发现,他认为侨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可以算作是十三行的延续。对此,他如此解释:“我国最早对外通商口岸中,最大的权威是广州的十三行,从清朝乾隆一直到鸦片战争开始,是三百年中国唯一对外通商港口。我们以前知道的是,后来一直到广州的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就是建国后,中国才重新对外通商的。而从鸦片战争1840年到1950年,这一百多年的时间,对外通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这让我想到侨圩。而在侨圩里面,又数台山的侨圩最有代表性。”

  同时,黄伟宗在研讨会上慷慨激昂地表示,他对侨圩有另外一个重大的发现:台山侨圩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产。“昨天休息的时候,我在冈宁圩两边的商铺上发现,有一个商店的名称是‘江浙丝绸洋货站’,中国的江浙丝绸就是从这里批发到外面的,这个就是很典型的批发。”在黄伟宗看来,锅头行和丝绸行的出现是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当时海上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经过的。“这就是对外口岸的好处,在学术上面再进一步地证实了侨圩的意义,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有个很阶段性的意义,这个是我新的发现。”

  而五邑大学梅伟强副教授则认为,十三行的延续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依然缺乏考证,不够严谨。“1857年,十三行已经基本上衰落,我们冈宁圩这里是1927年才建好的,相差了70年,因而冈宁圩作为十三行的一个延续这样的说法,我持保留的观点。”另外,梅伟强指出黄伟宗发现的“江浙丝绸洋货站”,“这间铺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并没有进行过考证。”

  本地一位研究五邑侨乡文化的不愿透露名字的资深学者表示,台山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节点,这个没问题。但事实上,海上丝绸之路只经过广海镇这样一个点,并不是所有的侨圩都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而对于丝绸行是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侨圩的力证,这位学者也表示不敢苟同:“这些圩镇虽然有苏杭丝绸店,但不足以证明海上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当时苏杭丝绸在广州是很有影响的,很多镇都有这个东西。”

  献言:“搁置申遗,先做好调查研究”

  在这次会上,基本上所有专家都达成的一个共识:搁置申遗,先做好调查研究。黄伟宗就多次强调这个观点。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认为,台山侨圩要申遗的话,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难度比开平碉楼都要大得多。“为什么这么讲?它只能作为扩展项目。从国家上来讲,你已经有一个开平碉楼了,文化是同种性质的。从国家的层面看,在每年只有一个名额的情况下,如何扩大类别,应该是国家近中期最先考虑的问题。毕竟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排队申遗的,符合标准的申报方有很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感觉它的难度比开平碉楼的还要大。这个如果要去做的话,几级政府要有决心,就是要有一个充分思想准备。”

  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博导、珠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司徒尚纪表示,台山侨墟楼应该先将其逐步进行市级、省级文化遗产的申报,使其得到应有的保护,再到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文化遗产申报。梅伟强也表示赞同:“等侨圩楼保护好,条件成熟以后,申遗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办侨博会重现侨圩辉煌”

  省政府参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珠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谭元亨在会上说,“参观的所有侨圩,不只是看到西方的建筑,还能看到这里的商业、金融业、物流业,实际上侨圩是一个相当规模的会展业。”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广交会每年的成交量每年都是上百亿。会展业现在珠三角地区流行起来,比如东莞厚街各种各样的会展1000多个,每年各种会展行业会展都很多,能达到1000多个。会展组织能力是令人惊讶的。随着会展业,星级酒店、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台山可以利用侨资发起第一届侨博会,像深圳文博会、厚街的会展业一样的,可以把辉煌再现。

  “还原最本真的侨圩”

  省政府参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副总编辑王培楠认为,侨圩的开发十分迫切,因为《让子弹飞》这部电影为侨圩带来的名气是可遇不可求的,要赶紧利用起来,要鲜活地还原台山侨圩的历史风貌。王培楠发现,原来侨圩都挨着岸边,当我们从岸边回头看侨圩时,所有感觉是很不一样的。“例如‘鹅城’,从水路上岸到达‘鹅城’的震撼力是不可比拟的。他建议政府要搞好水路交通,哪怕有100-200米,有一段让渡船将游客送到圩上,才能使历史面貌更鲜活地还原,更有文化魅力和震撼力。”

  另外,从影视城的角度来看,王培楠认为冈宁圩有自己无法超越的竞争力。“假如要拍上世纪30年代的电视剧,横店从明清到民国的建筑都全的,但他那边是假古董,在台山就是真的。多拍几部有影响力的电影和电视剧,台山的侨圩就走出去了。”(见习记者 吴玉莹 实习生 陈韵滢 通讯员 冯霞 )

【编辑:杨凯淇】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