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与港澳民间艺术渊源深厚 优势互补互为借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中山与港澳民间艺术渊源深厚 优势互补互为借鉴
2010年03月23日 14:36 来源:中山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参与1937年澳门民间艺术巡游的蜈蚣舞
参与1937年澳门民间艺术巡游的六坊云龙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澳门在历史上隶属香山县,即使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澳葡当局利用清政府腐败无能,恃强侵占,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悍然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但两地居民间的来往却从未间断。

  从葡籍摄影师留下的照片说起

  澳门艺术博物馆于2001出版的照片集《永不回来的风景——澳门昔日生活照片》中刊登的葡籍摄影师若瑟·利维士·嘉德礼摄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实况照片,可以了解当时澳门居民各个层面的生活情景。其后,笔者又找到现居香港的原中山木偶剧团主要演员之一的三乡老艺人郑珠,他不仅记忆力特强,对他昔日所曾经历的民间艺术活动所知甚详,难得的是他也是罕有的从事民间艺术记录、整理的有心人,他80多岁了,还艰难地学会了电脑打字,凭着过人的记忆力,打下了一份又一份中山民间艺术的原始资料。他与我互换资料,在事件发生时间、事件的缘起、规模和影响所及等方面反复推敲,终于使得中(山)、港、澳民间艺术交流的轮廓渐见清晰。

  小雅山房于澳门崛起

  中山三乡的小雅山房在海内外的声名大噪,源于1934年夏该社应澳门社团邀请前往演出。小雅山房乐师水平一流,“银乐”的观赏效果又佳。于是,到1935年香港举办“英皇银禧大典”时,香港的中山同乡社团,便郑重邀请小雅山房前往演出。

  小雅山房的表演轰动了香港。庆典结束后,小雅山房被评为冠军。吕文成与香港丘鹤俦、尹自重等民乐名家联名给小雅山房送来一面锦旗,旗上写着“一聆雅奏”四字。吕文成还以个人名义给小雅山房送了一面铜锣。

  近年常被香港博物馆邀为座上客的郑珠,最近在该博物馆的档案室里找到了一辑刊于当年报纸的“银禧”巡游照片。虽然印刷不佳,但仍能从中想象昔日中山民间艺术的风彩。

  六坊云龙赴澳门为卢慕贞祝寿

  在《永不回来的风景》中,嘉德礼本人没有注上拍摄年份,但在照片中偶然拍下的“澳门各界欢迎巴督大会”的锦旗却让我们可以断定照片拍于1937年。通过照片可以知道当时澳门的民间艺术异常丰富多彩,仅参加此次巡游的项目就有旗幡、花篮、锣鼓八音柜、飘色、地色、彩车、高跷、舞龙、舞狮子、舞蜈蚣等,甚至还有街头谐剧。

  令人感兴趣的,还有照片中的“龙”:它并非澳门“土产”,而是来自数十公里外的中山县古镇的“六坊云龙”。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六坊云龙在省、港、澳的名气很大,屡次出访香港、澳门、广州、江门、石岐、小榄。在1935年,六坊云龙应邀出访香港,参加“英皇银禧大典”获“猛”字旗。它的特色是,舞动速度极快,又在龙体内点燃蜡烛,在漆黑的夜色中显得通体透亮,银光闪闪。他们又别出心裁地在演出场地四周熏烧禾秆,形成浓厚的烟雾,于是,整条龙恍惚就在雾霭中翻腾,给人留下“见龙不见人”的印象。

  1937年的访问澳门,是古镇云龙继1935年访港后的又一次重要的出访。1947年,六坊云龙又一次来到澳门。这一次,他们专程前往祝贺孙中山元配夫人卢慕贞女士的八十一大寿。卢慕贞女士向云龙队颁赠“瑞献升平”锦旗一面,并在澳门卢慕贞女士居所(现为国父纪念馆)前与六坊云龙的全体成员合照留念。原照现存澳门国父纪念馆。

  崖口飘色访问澳门

  崖口飘色的访问澳门也值得一提,在所有关于中山、澳门之间的民间艺术交流的现有记载中,它是年代最早的,时间为1934年。

  崖口飘色又称作“枭色”。客观存在的最独特之处是创造性地设计了“活动色芯”,称为“秋千色”,其代表作有“荡秋千”,“嫦娥奔月”等。全国各地的飘色不少,动态的飘色只有崖口这一家。

  与嘉德礼于1937年在澳门所拍的民间艺术组照中的飘色相比较,显然崖口飘色的技术含量高出一筹。可见它的访问澳门应能对澳门的本地飘色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实际情况是:到1937年为止,澳门的本地“飘色”,基本上还停留在“车色”的阶段,并未真正“飘”起来。)

  产地暂未确定的舞蜈蚣

  葡籍摄影师若瑟·利维士·嘉德礼1937年拍摄的纪实照片中,有一幅特别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目前在澳门与中山均已绝迹的“舞蜈蚣”。

  照片中的“蜈蚣”实际上是一种大型风筝。先游行,然后再除去木柄放到天上。因为是纸质(或薄绢)的,难于保存,所以第二年还要重扎,几年不扎,就难免失传。中山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常由当时的县民众教育馆策划在烟墩山举办大型的放风筝比赛,巨型的蜈蚣风筝曾经不止一次获得全场冠军。很可能,参加澳门民间艺术巡游的,正是一只来自中山的巨型风筝。

  扎作一条如照片所示的蜈蚣,耗时耗料,费用不菲,而且不易保存,必须在巡游前花大气力维修甚至重新扎作。所以,在一般年份,实际上是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替代物的,那就是把农家必有的竹篸收集起来,用麻绳或竹篾串接,加上简易的头尾,也可以权充“蜈蚣舞”的道具。

  申明亭鹤舞现身濠江

  建国后,中山、澳门之间的民间艺术交流中止。中山民间艺术再现澳门,已经是1987年的事情了。

  是年春节,澳门举办“春花彩灯贺升平”大型迎春游园会,中山不仅承接了游园会园林的设计和布置的任务,为大会提供了大批小榄菊花,又组织民间艺术团在游园会上献演。

  在此次演出中,最受触目的是来自沙溪申明亭的鹤歌和鹤舞。

  申明亭虽是小村,但却历代簪缨不绝,村人为弘扬先祖创办义学之风,取本地话“鹤”与“学”同音之义,据说早在明代就首创了该村特有的鹤舞。贪玩的年轻人又把原来只是牵长声调倒背如流的“唱书歌”,仿照顺德人卖唱时所唱“龙舟”拉腔,这就成了“学歌”,又称“鹤歌”。

  鹤舞与鹤歌是孪生的一对。“鹤舞”舞具以竹扎鹤身,外糊白纸,有布制的可以活动自如的脖颈;民间艺人藏身其中,双手鼓翅,双腿模仿鹤腿的动作进行表演,随舞的还有“赤鲤仙”、“田螺仙”等。

  其后,1999年申明亭鹤舞再次应邀访问澳门,参与庆祝澳门回归的表演。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