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2月09日星期一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官员指有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2002年12月09日 09:12

  中新网12月9日电  中共十六大把到2020年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日前介绍说,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和借鉴国际做法的基础上,中国已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

  据人民日报今天报道,这个框架可以概括为五项基本内容:

  一、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为取向的宏观经济政策,这类政策主要是鼓励扩大就业总量、创造就业岗位。十六大报告将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就是很好的体现。

  二、以重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取向的扶持政策,这类政策主要是运用政策杠杆将所创造的岗位优先用于解决困难群体就业。

  三、以实现劳动力与就业需求合理匹配为取向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是通过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之间合理匹配。现在,各级政府正在抓紧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改进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培训力度。

  四、以减少失业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规范企业减员、引导大企业分流富余人员,减轻社会失业压力。最近,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有关办法刚刚出台,体现了这个精神。

  五、以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为取向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是安排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这五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从操作层面上,对积极就业政策的进一步细化的规章制度也在相继出台。这一整套积极的就业政策将激励更多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宽松的环境,将引导社会各方面为扩大吸收就业和支持帮助就业做出更大贡献。

  张小建认为,到2020年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任务非常艰巨,但希望也很大。

  说任务艰巨,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当前又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大问题交织的情况,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和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说希望,张小建强调,在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以说是在经济大发展和结构积极调整中解决就业问题,总是充满希望和机会,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这与一些国家在经济衰退中出现的失业有本质不同。

  张小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白天亮)


 
编辑:余瑞冬

相关报道:就业结构调整升级 沪三产从业人员2010年将超60% (2002-12-06 15:30:29)
          媒体分析:十大深层原因造成中国“就业难” (2002-12-04 15:09:24)
          京城招聘会场场火爆 毕业生就业出现四大特点 (2002-12-02 11:15:51)
          研究生涌入就业市场 高学历消费虚热开始降温 (2002-12-02 09:16:38)
          官员指中国旅游业的就业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2002-12-02 09:06:08)
          就业形势严 辽宁应届大学毕业生争相报考公务员 (2002-12-02 06:10:00)
          上海建立职业见习基地 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 (2002-12-01 06:47:00)
          国家11部委规定:四类人员可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 (2002-11-30 14:49:40)
          12月1日起到北京就业外籍及台港澳人员手续简化 (2002-11-29 15:17:04)
          将可实现自由定居? 取消就业户口限制的重要意义 (2002-11-27 11:05:21)
          政府政策扶持 北京九成下岗职工有望再就业 (2002-11-26 11:57:08)
          国家税务总局即将出台配套政策以税收扶持再就业 (2002-11-19 08:53:08)
          北京明年要实现特困人员95%基本再就业的目标 (2002-11-19 07:55:58)
          中国将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作为再就业援助主要对象 (2002-11-17 17:39:35)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