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座开放式剧场的“传承”与“发展”

2019年04月10日 19: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探访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座开放式剧场的“传承”与“发展”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4月10日电 题:探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座开放式剧场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 王笈

  历时400多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以下简称“上话”)即将完成剧场修缮工作,于今年5月重启大幕。4月10日下午,此处话剧大厦迎来了大修后的首次媒体探班,一座开放式艺术剧场的“传承”与“发展”在记者眼中渐渐清晰。

4月10日,记者探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康玉湛 摄
4月10日,记者探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康玉湛 摄

  对于沪人而言,位于安福路上的这栋话剧大厦有着一种特别的归属感,每每想看话剧,大都首选此地。1995年1月23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始创于1950年)和上海青年话剧团(始创于1957年)合并组建为上海唯一的国有话剧院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而上话的这座剧场可谓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沪上话剧工作者的“薪火传递”,积累了彰显人性豪情的大型历史话剧《商鞅》、刻画上海女性审视海派文化的改编话剧《长恨歌》、展现一代文人气节风骨的大型历史原创话剧《大清相国》等一系列常演不衰的经典作品。

话剧大厦内小剧场。 康玉湛 摄
话剧大厦内小剧场。 康玉湛 摄

  2017年12月29日,话剧大厦在其落成营运的第18年,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修整。修葺方案中,“传承”和“发展”两大主题贯穿始末。

一楼剧场。 康玉湛 摄
一楼剧场。 康玉湛 摄

  方案延续了话剧大厦原有艺术装饰(ArtDeco)的风格,一些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老部件被完好保留或另做新用。如剧场大堂的旋转门处有一块直径不到两米的圆形地砖,被称为话剧大厦的“肚脐”,是上话每年30多万人次观众的必经之路。这块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地砖被完好保留下来、继续使用,与新的观众大厅设计有机相融,让过去与未来在“旋转”间相互辉映。

剧场修缮期间资料图。为了视角和座位更舒服,新的座椅方案不断被细化。 上话供图 摄
剧场修缮期间资料图。为了视角和座位更舒服,新的座椅方案不断被细化。 上话供图 摄

  “这座剧场非常合适观众去观摩话剧,它的声场设计可以让演员不带麦克风,整个观感体验也更有气场,会让观众有更近距离的内心感受和思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张惠庆告诉记者,上海观众对话剧大厦有种特殊的情怀,“它不仅仅是一个剧场,也是上海这座城市中所有话剧人赖以生存的家;我们不仅仅是在装修一个建筑物,更是在维护一代又一代前辈们对舞台艺术的耕耘与付出,以及今天的艺术家们对他们专业的热爱与付出。”

剧场修缮期间资料图。剧场吊杆安装、测试。 上话供图 摄
剧场修缮期间资料图。剧场吊杆安装、测试。 上话供图 摄

  与此同时,方案还为话剧大厦注入了全新的开放式剧场理念,除了在舞台机械和声学建立上全面升级,提升舞台、观众席等剧场内外公共空间的体验性,还增加了展示珍藏图文历史资料的上话历史陈列室以及“戏剧空间站”“小小戏剧家之家”等空间,让这座剧场成为一个有呼吸、有生命、有记忆的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剧场不单单是让观众晚上来看戏的场所,我们更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白天也能开放给观众生活体验、了解戏剧的场所。所以在这次的大修方案中,我们加入了开放式剧场的理念,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内容。”张惠庆说。

  5月11日,这座剧场将迎来大修后的首批观众。(完)

【编辑:李泊静】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