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海南将"写字"列入中小学日常教学 面临师资难题

2008年08月29日 14:03 来源:南海网 发表评论

  从今年秋季起,海南省将“写字”列入中小学日常教学,而且免费送教材。全省百万中小学生同上写字课,师资能否到位?此前一度被“应试教育”排挤出局的书法课能否顺利收复失地?这些都是广大家长和老师最为关注的话题。

  专家观点:

  学书法有益身心健康

  近日海南省教育厅发文要求中小学校开设写字课。根据要求,小学阶段要安排“天天练”,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安排10分钟写字课;中高年级可将钢笔字和毛笔字练习交替安排;初中写字课程以毛笔字为主,必须保证每周写字训练不少于1课时,并且隔天在下午安排15分钟写字时间。

  “练书法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很大好处。”海南省《写字》教材评审组组长、海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研室主任黄承利近年来为书法课进校园鼓与呼。他说,练书法最显著效果是陶冶性情,能培养人的耐性,提高青少年的思维平衡能力。

  教育部门:

  练写字基本功十分必要

  很多教育界人士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视。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陈东云认为,身处电脑普及时代,无纸化办公给人们带来便利,却影响到书写、绘画等基本功练习。

  “实际上,国家从没叫停写字课。”陈东云说,近年来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和考试无关的课程学校基本不开了。练习书法需要长期坚持,需要静心磨练,学生坐不住,家长没意识,假期里,更多家长倾向于送孩子参加英语、乐器、舞蹈、奥林匹克竞赛等培训班,学习实用知识,学书法的孩子廖廖无几。海南省懂写毛笔字的中小学生少而又少,能写出一手好钢笔字的学生也很难找。

  “今年免费发教材会有效推动写字课的开设。”陈东云说,以往虽然政府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费,但只针对国家教材而言,《写字》教材是地方性教材,需要学生根据自愿原则决定是否购买,学校不能强制要求。所以,有的学校有教材,有的学校没有教材,加上缺乏专业老师,写字课开课程度参差不齐。从今年起,海南省地方性教材将由政府买单,《写字》教材免费向全省小学、初中生发放。有了教材,相信学校、家长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会越来越重视。

  按教材规划,小学生在1—3年级的书法课程中偏重硬笔练习,主要结合语文课教学进行,加强对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和基本、规范的书写技法练习;在4—6年级,开始进行用毛笔临摹古代经典碑帖的初步练习,着重选择楷书中的一种,正确掌握楷书基本笔画和结构的书写能力;在7—9年级,可选择楷书、隶书、行书中的一种,掌握书法基本技法和造型能力,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高中、中专阶段,书法教学可以结合艺术、美术课进行,可用毛笔临摹古代经典碑帖和进行书法创作,熟练掌握书法丰富的技法和审美内涵。

  记者调查:

  开写字课面临师资难题

  将写字课列入日常教学,将有力推动写字课“收复失地”,这是显而易见的。不少中小学校负责人认为,老师是否能提供专业化指导,是影响写字课开设效果的重要因素。“实际上中小学生每天都在写字,但一般是写作业,不是从美学方面练习。如果从书法的高度练习写字,一定要接受专业教师指导。”校长们担心,专业老师缺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师资配置问题,海南省教育厅的答复是,海南省中小学写字教学任务原则上由语文老师负责;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专职写字教师,逐步实现写字教学专业化。海南省会逐渐加强对中小学写字教学教师的专业培训,聘请高校和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每年举行1—2次专题培训。

  能否容忍写字课占用课堂?尤其是中学阶段,数学、英语等“紧要科目”老师都在抢课时,不纳入中考和高考的书法课是否有立足之地?社会各界均在观望中。但家长们却对开写字课态度热切,希望收到实际效果。(南国都市报/记者许欣 实习生陆莎 李娇珠)

编辑:侯冬华】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