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开明政治

  费孝通

  今年6月8日至23日,我作为党外人士随同中共中央总书记访问西欧4国。海外人士对这次访问团的人员构成甚感新奇,看不透其中的奥秘,一时间议论纷纷。其实,只要认真观察当前中国推行“开放、改革”政策的进展情况,便可以看出这种安排乃是与上述形势并行不悖的正常做法。虽然此次访问西欧只有半个月时间,但是内容很丰富,加以前后一些个人感受,使我真正认识到,只有“深化改革,开明政治”,才是促进中国走向发达繁荣的可靠保证。

  领导人点将

  这次出访前,李鹏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让我陪同出国:一是因为总书记自己点名挑选的;二是因为我是学者,出去后有利于开展学术交流和相互了解。陪同出国的还有国务院副总理李鹏、总书记的政治秘书郑必坚、外交部副部长周南、中联部部长朱良和另外几位助手。

  香港某报章写道“有一个费孝通排第三名,这在过去是没有先例的。”开始我也不太明白是什么团?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带了一名党外人士出国,的确是一件新鲜事。实际上,这是一次国事访问。50年代章伯钧曾陪同彭真访问莫斯科;宋庆龄和郭沫若曾随毛泽东到苏联参加国际共产党会议;后来宋庆龄还曾与周恩来访问过东南亚国家。当然,这类事已经中断了很长时间。这次让我随总书记出访,意义何在呢?我个人的看法是关系到当前改革的问题。

  今年5月,我从江苏作社会调查回到北京,就出访一事作准备。我写了一封信给统战部,询问是否出去后可以讲讲我这些年研究社会学的一些成果。后来我就带了《江村五十年》的论文提要出国。

  这次,我碰到一个多年没有接触过的问题,就是对国际形势的宏观看法。换言之,就是我们一个国家、民族、党派,在整个世界发展历史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应当起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50年代就想过。但是后来就不愿意多想了。十年浩劫更不敢去想。那个时候必须按照一个调子说话,我不便夹入杂音。可实际上,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一个宏观的看法,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开展各种微观的活动。因此,无论是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党派、国家也好,必须在社会中、在国际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有一个宏观的历史观。这也是我们这批人出去活动,在实际中所体现的。

  十六字方针

  在中国大陆,执政党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为依循。如何体现这“十六字”方针?过去说“肝胆相照”是挂在墙上的一幅画。中国曾经组织过联合政府,但是不是各方面都参加了决策?我没有亲身体验,不知道。

  这一次出访,我就没有感到我与其他几位党员部长和副总理有什么区别,完全一样地说话。也没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大家提出很多问题,讨论很热烈,各人谈自己的不同体会。有条消息报道我在英国时说的一句话,“中国的知识分子吃香了,民主党派吃香了。”其实,“吃香”两字不像是我的原话,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连国外都感觉到了。这次出访,我参加宴会时常坐在总统夫人旁边,这不是很吃香了吗。坐在我旁边的还有较高级的官员,他们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说我是教书的,还在开课,带研究生,我还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前半句他们懂,但后半句就不大懂。“政协”是什么机构?我说,这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决策机关,要做比较的话,它和英国的上议院有点接近,是通过一些年老的、有影响的人士在社会上造成政治影响。对于中国的情况,国外还不太熟悉。有些新名词用外文翻译过去,实在不易使人一看就明白。这次党外人士参加最高规格的国事访问,用事实来说明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有利于介绍我们的政治制度。

  有几次,我和国外的华人在谈话中提到我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副主席,还说我们不是反对党,而是和共产党合作的党派。就好像一个球队的分工一样,有前锋、有后卫,大家互相配合,在统一的战线里争取共同的目的。在一次宴会上,我与英国前工党首相卡拉汉先生坐在一起,他现在是英国一个国际舆论中心的主席。撒尔夫人开玩笑地说我们两人坐到一块去了。工党表面上是当前执政党的反对党,撒切尔夫人幽默的话,其实也道破了英国政党的实质,工党也好,自由党也好,牌子不同,角色也不同,实际上都是为他们现存的社会制度服务的。在中国,执政的党,实际上也包括各党各派。我们民主党派和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不一样,中国的政治结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这是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西方学者懂得这个模式的也不多。

  开放的钥匙

  当前“开放”这个名词的涵义,字典上是查不出来的。现在也有许多人对“开放”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有人一谈到开放就只看到引进技术。这还是张之洞时期的看法。当然,引进技术是必然的,因为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但仅仅这样看还不够,必须从宏观的、世界形势的变化出发去理解。这次出访欧洲4国,我看来主要是要向世界上说明我们对外开放的意义。我实际上也是在这次陪同出访的过程中,逐步深化我自己对“开放”的认识。过去我也常出国,但都是参观、讲学,还没能从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化,看人类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方。所以这次出访,是一次“超级”学习,开阔了视野。

  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那样的模式了。当时的帝国主义是靠殖民地制度来维持的。现在这是老皇历了。我说实话,对当前世界经济里的统一和矛盾也搞不太清楚。这一次,我们到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参观,他们自动化水平之高,是我过去没有见过的。我生平第一次看到机器手的操作。那么大的工厂里没有多少工人。可只有大批生产才能用得上这样复杂的机械化操作系统。大批量生产是以广大市场为前提的,大市场在哪里呢?这里我看到了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必须联系起来,才能有巩固的经济繁荣。

  第三世界资源丰富,如果第二世界能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促进第三世界的发展,也就为自己开辟了资源的供应和商品的市场。有了这样广大的资源和市场,第二世界现代化的大生产才能维持和发展。

  西方舆论界已经注意到,假如在东方、在中国出现一个强大的经济实体,那么世界的力量对比将要发生很大变化。随着亚洲两端强大经济实体的出现,在世界政治结构中,也一定会出现一股中间的强大的政治力量,制约和缓冲两霸的对抗。所以,中国的发展也正是深受战争灾难的西欧国家所乐于支持的事。中国强大起来是维持世界和平的一大力量。使国外能理解、信任我们开放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向语言不同的人传达意思要做手势,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人讲道理,看来必须通过具体的事实来表达。举个例子,香港的新闻界曾经报道,上次赵紫阳和这次胡耀邦到英国访问,都没有到马克思的墓地献花圈,而是去了大英博物馆,在马克思曾经坐过的第八号椅子上坐了坐,照张相。不去“朝拜圣地”,而去参观马克思下功夫埋头学习的地方,这样的事实就说明一个很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我想不必用语言去说明了,大家心里会很明白,而且心领神会,拍手叫好的。

  这次访问我想是很成功的。成功就成功在给各国的领导人交了底,同时也向各国人民交了底,把理解中国今后政策的钥匙给了他们。中国必须改革,必须开放,这一条不会变。英国驻华大使高兴地说,“以后,我们工作就好做了,可以游山玩水了。”

  双轨制政治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实行责任制开始的,并且一步一步向更深的领域冲击。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会引起其他领域的一系列改革,现在已冲击到政治体制。依我看,政治体制改革大体上要解决两个关系:一是“条条”(自上而下的领导)与“块块”(地方、企业的自主权)的关系;二是党与非党的关系。

  我这次陪同总书记出访,决不是孤立的、个人的事情。我想,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信号。

  我认为,在政治体制上学习外国的长处是需要的。从辛亥革命时期就想学习,于是搞选举、搞议会。可是这些外国视之有效的制度到了中国就变质了。所以我们应当接受教训,多看实质,少看形式。,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主要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对“民主”这个概念很多人并不清楚。我曾经用“双轨政治”的提法来说明,从上而下、从下而上这两条轨道都要相应地畅通无阻。从上说来就是“走群众路线”,集中和民主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的体现。从这个基本概念来说,资本主义国家也并不是没有“双轨”,只是在范围上有一定的限制。衡量高度的民主就是要看民主的范围有多大,上下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真正做到上下一致,使全国人民的力量都能发动起来,创造一个富强的中国。现在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近几年已经有了好的势头。

  中国的改革对世界发展有利,因而一定能赢得国际上的支持。苏联自身也在推行改革,美国也表示支持中国的改革。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更需要中国改革早日成功。整个形势是很有利的。但是困难在于别国几百年里完成的事情,中国要在几十年内完成,时间很紧迫。我们这批老年人不免心里更着急了。

  (1986年7月)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chinanews.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