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详细]

  带电头的电讯通稿,是中新社对外报道的旗帜,是中新社的核心竞争力。

  伴随着60年国运起伏和国际风云,中新社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准确、快速、平实、灵活等报道特色。这些特色被新闻界同仁称为“中新风格”。

  中新社报道的风格曾被概括为五个字:

  实,即用事实说话,以平实态度说话;

  宽,指报道领域的宽泛;

  短,即短小精干,开门见山,力戒废话;

  快,指报道及时,以“敢为天下先”的拼抢精神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活,即行文活泼,角度新颖,注重细节。 [详细]

  摄影报道是通讯社主流业务的重要一翼,是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数码相机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新闻摄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中新社摄影部通过最近10多年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不仅顺利完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图片采编业务转型,而且在发展中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图片采集网,拓展了国内外媒体用户,图片采集能力和传播能力迈上新台阶。

  

  中新社图片产品在海内外影响力与日俱增,不但在海外华文媒体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在国内媒体中也确立了“中国第二大原创新闻图片供应商”的角色。 [详细]

我的丈夫 我的蜜月 范瑞娟
  • 结婚的前几天,我们要到区人民委员会去登记,临去之前,我和他开了一个玩笑。我对他说:“结婚登记处的人为了执行婚姻法,对于男方询问得特别详细,你要小心准备了。”他却若无其事地说:“一切事情都可公开,既合法又合道德,不用愁虑。”我笑了笑告诉他:人心难测的,就有这样两位青年男女,他们交往了一个时期后,到政府去登记结婚。登记处的人问女方结婚是否自愿,女方没有表示,急得男方满头大汗……[详细]
深化改革 开明政治 费孝通
  • 6月8日至23日,我作为党外人士随同中共中央总书记访问西欧4国。海外人士对这次访问团的人员构成甚感新奇,看不透其中的奥秘,一时间议论纷纷。其实,只要认真观察当前中国推行“开放、改革”政策的进展情况,便可以看出这种安排乃是与上述形势并行不悖的正常做法。虽然此次访问西欧只有半个月时间,但是内容很丰富,加以前后一些个人感受,使我真正认识到,只有“深化改革,开明政治”,才是促进中国走向发达繁荣的可靠保证…… [详细]

  中国新闻社特稿中心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专稿部。专稿报道是中新社对外报道的重要手段和特色之一,也是中新社对外报道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标志。

  上世纪五十年代,针对海外华侨报纸政治倾向不一的现状,中新社开始采用专稿的方式,向海外尤其是港澳华文报刊发稿。这种政治调子更低的报道方式,向海外读者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报道,使华侨华人了解祖国和侨乡的各项建设成就以及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文革”后,专稿部恢复建制,在总结因时、因地、因报制宜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面向中间,反映现实”的专稿报道方针。[详细]

  影视作品是中新社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新社的影视作品坚持贯彻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以华侨华人观众、也包括西方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娓娓道来的影视故事和优美简洁的视觉语言,表现中华民族生存的历史环境和文化内涵,塑造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热爱和平的正面形象。

  中新社影视事业拥有辉煌历史:从1958年至1985年,先后拍摄影片共计74部。1978年,恢复建制的中新社成立了电影部,组建“南海影业公司”,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拍摄影片,借用外力扩大中国在海外影响力。上世纪80年代,“南海影业公司”多部电影、电视剧荣获国家级奖项,其中《原野》《春桃》分获第11、12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电视连续剧《努尔哈赤》荣获第七届飞天奖最佳电视剧。[详细]

  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新闻资讯的生成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依托互联网的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对新闻媒体的传统格局产生了强烈冲击。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中国新闻社抓住机遇,在互联网新媒体领域不懈努力,造就了中新网这一全球知名的中文新闻网站,大大提升了中新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995年4月,中新社香港分社上网,中新社的稿件从此进入国际互联网,成为亚洲地区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之一。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网站建成并正式开通运行。中新网的成立,扩大了中新社的品牌效应,增加了中新社的稿件覆盖面,既是中新社传统业务的延伸,又是中新社适应对外报道新形势和海外受众需求的产物。中新网的崛起,丰富了中国新闻类网站的新闻,成为名副其实的“网上中新社”。一位同行曾评价说,中新网对中国互联网内容建设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新闻报道是中新网最基础的业务。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新网立足中新社的实际情况和鲜明特色,不贪大求全、惟求特求新,整合梳理新闻,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新闻报道中,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受到专家学者、网络同行与网民的好评。[详细]

  成立于1996年的海外中心,是中国新闻社突破传统电讯通稿业务,向海外华文媒体提供报纸版面服务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探索。十多年来,海外中心将通讯社单纯的“供稿业务”转变为“供版业务”,将“稿件落地”转变为“版面落地”,为中新社对外新闻业务服务开辟了一条全新渠道。

  1996年5月,为进一步提高对海外华文媒体的针对性服务,切实支持和帮助海外华文媒体的发展,中新社正式成立海外中心。时任社长郭瑞在全社工作会议上指出:这是中新社发挥侨务外宣系统整体效能和改进工作方式的一次大胆有力的尝试,也是中新社对外报道业务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和开拓。[详细]

  中国新闻周刊

  新世纪的第一天,2000年1月1日,《中国新闻》周刊创刊号正式出版。旨在构建中国权威时政传媒,与进步中国同步的《中国新闻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中,成为中国期刊界的优秀品牌。[详细]

  《中国新闻》报

  作为中国新闻社主办和出版的时政类综合性日报,《中国新闻》报秉持“世界新闻、华人视角、中新风格”三大理念,依托中新社在海内外强大的新闻采集网络和丰厚的资源优势,以突出报道全球华人新闻为宗旨,集萃刊登中新社每日向海内外播发的电讯通稿和新闻图片,融权威性、准确性、可读性于一体,是及时、深入了解海内外重大新闻的重要窗口。[详细]

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 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 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 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 第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 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

  作为主要为海外华文媒体提供多元化服务的通讯社,中新社成功地搭建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这个开放性、国际性、高层次的平台,为全球华文媒体探讨自身在海外的生存发展,促进海外华文媒体之间及它们与中国大陆传媒界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海外华文媒体的整体质素与水平,表达海外华文媒体的心声提供了一个适宜场所。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以“研讨、交流、联谊、发展”为宗旨,每届论坛会设定一个“与时俱进”的主题,并在中国内地不同城市举行。从2001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参会人员规模一届胜一届。目前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这一品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港澳台及海外华文媒体每两年一次的交流合作的盛会。到第六届论坛时,境外共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华文媒体社长、台长、总编、总裁参会,内地则有200多位代表莅会,参会总人数约600人,参与报道的境内外新闻机构也达70多家,共计100多人。

  六届论坛分别在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举行。截至2010年12月,“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已有成员媒体230家,涉及六大洲37个国家或地区。

  中新社作为论坛的发起者和举办者,逐步发展成为海外华文媒体的引领者,在团结、联络港澳台及海外华文媒体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有效整合了境外华媒资源。[详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