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悲惨美国

  中新社记者 徐德金

  两架被劫持的民航客机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相继撞向伟大的纽约曼哈顿的世贸中心“双子座”;随后,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这两栋举世无双的“地标”又轰然倒下,成为“绝响”。

  在华盛顿,美国国防部也未能幸免于一场恐怖的爆炸,又一架被劫持的客机冲向五角大楼。

  9月11日,美国历史上最悲惨的日子。世贸大楼的伤亡人数数以万计,震惊、悲痛、愤怒,所有这一切,都向美国人涌来。几乎所有的美国电视新闻主持人在报道恐怖攻击事件时,都“凄凄然有戚焉”。

  自南北战争以来,在美国本土还没有任何一次事件有如此伤亡惨重;自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来,美国还没有在任何一次事件中遭受到如此重大的外力袭击。有评论指出,这是美国所经历的第二次珍珠港事件。令美国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恐怖分子居然是在同一时间劫持了数架民航客机,三架撞向目标,一架折戟坠毁。美国的天空居然存在这样巨大的漏洞;很显然,一个巨大的问号也挂在天空。

  恐怖活动必须受到谴责和制裁,全球各地异口同声。布什总统今晚在白宫向美国民众作电视讲话时表示,美将全力以赴捉拿对这次恐怖袭击事件负责的人。

  他又说,恐怖分子只能破坏美国的建筑,但不可能伤害美国的根基。此言差矣。布什及许多美国人不愿承认的事实是,此次攻击事件已重挫美国人的老大心理,是伤筋动骨的重创。

  舆论已经明白地指出:美国首先要检讨的是它的国家安全体系,从里根时代的星球大战计划,到现在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美国企图在美利坚的上空编织一张硕大无比的安全网,来防止任何外力对美国本土的攻击。然而,百密也有一疏,恐怖分子居然“堂而皇之”地在美国的土地上向美国挑战,那些恐怖分子似乎还在嘲笑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则何如?”

  美国有最强大的情报系统,但这波接二连三的攻击事件,却能在“光天化日”下频频得手;甚至,至今还无法断定罪魁元凶,美国情报部门应已经为此羞愧万分了。

  经过此役,该是美国重新认真审视自身的时候,尤其是要反思它的全球战略。是的,当然没有人会怀疑美国从此就一蹶不振了,正如布什所言,“美国将继续往前走”。又正如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言,“军队已经准备好了,应付一切袭击。”相信美国有此能力和能耐,它依然傲视全球。

  然而死亡却无法招魂,在世贸中心的废墟上,如何找寻痛苦的呻吟和冰冷的声音?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坦承,死亡人数“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除了死亡,美国还需要承受更多痛到骨髓深处的心灵创伤,没有人可以为它抚平。

  可是,如果不能从废墟和死亡中得到一种暗示和教训,将更加不幸和悲惨。

  “911”是美国的紧急求助电话,用于消防、警察、医疗救护等方面。今天,在纽约已有两三百在现场救援的消防队员和警察遇难或失踪,而更多的无辜的民众也死于非命,他们无法拨打“911”求助!

  9月11日,阳光朗照,晴空万里,但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爆炸坍塌的滚滚烟尘遮天蔽日,苍穹都为之变色。这美国历史上最悲惨的日子!

  (中新社华盛顿2001年9月11日电)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chinanews.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