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

  中新社北京1952年10月1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国庆节典礼,本日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式极为隆重。参加典礼的各界人民达50万人。

  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亲临检阅。出席检阅的还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张澜,秘书长林伯渠,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彭真,以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委员,各委、部、会、院、署、行首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空海军首长,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在京常务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

  毛主席登临检阅台时,全场掌声如雷,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10时正,典礼开始,军乐团奏国歌,100门礼炮齐鸣28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于掌声中乘吉普车检阅全体受阅部队,每遇一个单位,该单位部队即高呼“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随行检阅。

  分列式检阅在朱总司令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和民兵的命令后开始。聂代总参谋长率领受检阅部队进入广场,经过毛主席伫立的检阅台向西行进。队伍次序为军事学院、总高级步兵学校、高级步兵学校、步兵学校、战车学校、炮兵学校、高级工兵学校、海军学校、航空学校、伞兵部队、公安部队、步兵部队、民兵大队、轻骑兵、各种炮队、摩托化步兵、坦克车队以及各种装甲部队。每一队进入广场,群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祖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从各兵种的新式装备与严整阵容表现出来。

  我们强大的空军机群,包括喷气式飞机,一批又一批地凌空而过。

  庆祝游行于11时开始,游行队伍以工人为前导,其次是农民,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机关工作人员,大中学学生,工商界以及各界人民。运动员队伍和文艺大队殿后。群众抬着毛主席和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还抬着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及各国人民领袖画像,手执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及各式旗帜,浩浩荡荡地前进!他们不断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充分表现出对领袖的爱戴和高度的爱国心。

  庆祝游行在下午1点50分结束。

  应邀在检阅台上观礼的贵宾有蒙古人民共和国总理泽登巴尔。

  外宾出席观礼的,有各国驻华使节,各国使馆外交人员,谈判代表。还有和平会议的各国代表,各国访问团代表。

  海外华侨代表出席观礼的:有印度华侨回国观光团,印尼华侨回国观光团和缅甸华侨回国观光团的全体人员,以及马来亚归国难侨代表多名。这是海外华侨代表三年来参加国庆观礼人数最多的一次。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chinanews.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