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针、方面、方法

  诸有钧

  从1960年初秋季节跨入中国新闻社大门起,就踏上了一条对外宣传的不归路。这是一条令人兴奋、颇具吸引力的道路。一旦上路,就有一种责任感驱使你前进,让你“上瘾”。就这样,晃晃悠悠,匆匆地走了近40个年头。

  40年的编采生涯,使我初步理解了对外宣传的方针,大体熟悉了对外宣传方方面面的内容,基本上掌握了对外宣传的方式方法。

  初入行时,对于对外宣传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的理解,一知半解,非常肤浅。直到1986年到美国分社工作,对美国新闻社的所见所闻,使我茅塞顿开。在那个号称“自由世界”的国家里,专门司职对华宣传的“美国之音”,全部新闻性节目内容完完全全是对美国社会各方面的歌功颂德,没有一篇报道是对美国社会生活的负面报道。它们的庞大开支全部由美国新闻署提供。纽约有一家世界闻名的时报,它对世界各地的报道,批评性或攻击性的居多,连篇累牍。可是,唯独从来不批评以色列的黩武政策,在阿拉伯世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中,不管青红皂白,一概偏袒以色列,攻击阿拉伯世界。这是为什么!?有一位在该报工作的华人朋友告诉我其中的原因。他说,因为这家时报的老板是犹太人,不允许在他的报纸上批评他的同胞。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所谓新闻自由,客观公正,是以利益为前提的。对我这个国家或集团有利,就让你自由报道,可以客观公正。相反,对我这个国家或集团不利的,对不起,免谈,不许报道。在“美国之音”和那家时报有人违背了老板的意愿,被炒了鱿鱼。

  联想到我们的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宣传方针,也是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前提的,无可厚非,完全正确。我们的对外宣传,目的就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在世界上树立中国正确的形象,针对少数外国传媒的攻击造谣,以中国发生的变化和进步的事实,予以澄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解疑释惑。

  在理解了正确的对外宣传方针以后,那么,用哪些报道去体现这个方针呢?从理论上讲,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的新闻都可以对外报道。但是,这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中国新闻社是中国对外宣传战线重要的一员。五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我们的报道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色彩。我们摒弃了面面俱到或者杂乱无章的报道内容,努力精心选择海外感兴趣的题材,呈现给读者。中国发生的重大的政治经济新闻,是绝大多数海外同胞关心的事情,应是我们报道的首选。通过这方面的报道,可以看出中国前进的步伐。在中国斑斓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捕捉到所有的新闻,我们只能有选择的地有侧重的给予报道。如海外注意的国内重要的地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发生的重大新闻;海外熟识的国内各界著名人物中发生的吸引人的新闻。两岸关系是全球炎黄子孙普遍关心的热点新闻,也是我社报道的重点之一,我们努力在这个报道领域中争得先机。体育,无疑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领域,它的丰富内容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报道的素材。可以用这样四个字来评价我社的体育报道,即“渐入佳境”。国内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一度被划为禁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向前发展,对这类事件报不报道往往成为外界衡量中国是否继续开放的风向标。对这类事件的报道,是对我社采访报道快速反应能力的检验。我社在重大自然灾害、空难等方面的报道,是令人难忘的。

  为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报道手法是中国新闻社的看家本领。现在,国内的对外宣传媒体多不胜数。人云亦云的报道,千人一面的新闻,是不会得到海外受众的青睐。我社的新闻必须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要求记者采写的新闻,从新闻导语到结尾,通篇都是新鲜的内容,是不现实的。反之,如果我们采写的新闻成了过眼烟云,没有给读者留下任何印象,也是失败的报道。1982年冬天,廖承志副委员长接见一批香港同胞,披露了中国政府对香港回归后将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是当时中国领导人首次发表这样公开的谈话,意义重大。我在采写这则接见新闻时,突出了这个重要的内容。第二天,香港报纸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则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我社每天的发稿量,平均已达百篇,比起20世纪60年代已有几倍的增长,这是必然的趋势。如果,我们每天近百篇的报道,每篇报道有一段有新意的内容,让读者过目不忘。我们的对外宣传就很了不起了。日积月累,就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社的对外宣是十分成功的。

  丰富多彩的对外报道手法,源于深入细致的采访工作。而采访工作成败的关键是和被采访对象打交道。如果被采访对象接纳了记者,记者就能发掘出报道的内容,精心组织稿子。自从担任记者以来,采访过的各种人物成百上千,换一句话讲,也就是交了成百上千的朋友。20世纪60年代初,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当时,中国的体育还很不发达,中国队夺冠的将士们自然成为海外华人心目中的宠儿。我们也播发了许多相关的报道,对他们的采访从不间断,他们就成了记者的朋友。后来,有的人当上了中国体育当局的领导人,有的运动员成了著名的教头。但始终和我保持着密切的朋友关系。当时我们采访的归侨运动员较多,许多乒乓球和羽毛球归侨运动员成了终生的朋友。1994年我去香港工作,当时香港乒乓球队的总教练是我曾经采访过的归侨运动员,知道我喜欢打乒乓球,便专门送我一块他自己制作的乒乓球板,直到今天,我还珍藏着。通过与被采访对象交朋友,得益匪浅。他们在交往中自然流露的感情和鲜为人知的事情,成了十分重要的报道内容或报道线索,有的还是独家新闻。和被采访对象交朋友,切忌实用主义。要非常尊重他们,有一些谈话内容虽然很有新闻价值,他们如果不愿公开,就绝对不能公开报道。这样他们也会尊重你。相互之间的友谊就会与日俱增。有不少新闻线索,都是这些朋友主动告诉我的,使我大大拓宽了自己的报道视野。

  除了和采访对象交朋友以外,对于经常接触的新闻界同行,更不能“文人相轻”,要虚心向他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总之,要把同行视为良师益友。人活在世上,朋友总是越多越好。作为新闻工作者,广交朋友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这方面做好了,工作就会受益。1987年,我在美国分社工作,有一天凌晨,一位台湾新闻界的同行突然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蒋经国逝世的最新消息。我立即报告了总社。也在当年,一位台湾同行问我,台湾有两位记者想到大陆访问,行不行?中国新闻社能接待吗?我觉得这是两岸新闻交往中的重大事件,立即同总社联系,并安排了两位台湾记者到大陆的路线。最后,台湾《自立晚报》李永得、徐璐两位记者终于成行,开创了台湾记者访问大陆的先河。

  中国新闻社的自采新闻,是随着新闻业务的不断发展逐渐增加的。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大多数部门没法看到我社的对外报道,对我社的对外宣传工作缺乏了解。因此,在不少重要的领域,我们几乎没有采访的资格。比如,我国国家领导人重要的外事活动、全国人大的重要活动等等。有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一个重要的会议,内容适合对外报道,我经过反复交涉,终于允许只带耳朵,旁听会议,不发给文件。这怎么完成采访任务呢?正在我苦恼之际,有一位对我社对外宣传非常了解的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当着主办者的面说,你就把我的文件拿去吧!在这种情况下,主办者才给我相关文件。这只是一个例子,在许多领域,我们都是经过多少年的反复努力才争取到采访权利的。比如,随我国国家领导人出访的采访活动,本来不允许中国新闻社派记者采访。我们先从我国领导人在国内接见外宾的报道着手,将我社发出的稿件在海外华文报纸的刊登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久而久之,获得了他们的同情和理解,终于同意我社派记者随国家领导人出访进行采访。所以,我社的记者要非常珍惜得来不易的采访机会,严格遵守外事纪律。记者出国随领导人采访之前的外事纪律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千万不要大意。

  我笃信“天道酬勤”。只要是对外宣传所必需,我们就要锲而不舍地、不厌其烦地向被采访对象解释采访报道的必要性。诚则灵,总有一天会感动“上帝”的,让被采访对象接受你的采访,从而完成采访任务。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chinanews.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