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的心——我们所了解的吴岳、刘慧娟夫妇

方树勋 李智

  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爱国华侨欢欣鼓舞,纷纷从各自侨居地回到祖国,决心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吴岳和刘慧娟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对。

  上世纪60年代初,因工作我们才与刘慧娟、吴岳认识,在几十年的交往中,对他们的为人、性格、爱好等多方面都有所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与他们从同事到邻居,现在还是邻居兼朋友。往事如烟,有些事情已历经五十多年,但在我们的脑海中仍难以忘怀,愿抒发出来聊遂心愿。

  一、一对来自泰国的华侨夫妇

  刘慧娟和吴岳是一对归国华侨夫妻,在泰国他们同在一个老板店里打工、谋生,吴岳是这家店的摄影师,特别擅长人像摄影,在布光上有独到之处,技术高超,在当地小有名气,深受该店老板赏识。刘慧娟则在这个店做前台销售,她当时的收入只有吴岳的一半,但是他们婚后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他北新桥的家中,不少人都欣赏到多张当年吴岳给老婆拍的美人照。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在泰国的侨胞奔走相告,暗地里聚会庆祝,很多人都希望回国,吴岳夫妇也有这种愿望和要求。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们终于实现了这一愿望,夫妇俩携手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心情异常兴奋。刘慧娟说:“回国了就是到家了,干什么都行,叫我扫马路也会高兴地去做。”在她四十余年的工作中,她始终履行这一信念,凡是上级交给她的工作,她样样都做得好,多次获得社里的“模范党员”和“三八红旗手”的称号。吴岳也说:“干摄影是我事业追求的起点,有机会就会努力腾飞。”

  1956年中新社决定成立图片部,吴岳、刘慧娟被调去做先遣兵,吴岳做记者,刘慧娟在暗房。吴岳采访回来,交给老婆冲卷、印小片。冲卷、洗照片必须用流水冲洗,但是没有暗房,刘慧娟则把三楼男厕所做工作间使用,但进去之前还要问一声“里面有人吗?”

  二、建暗房是当务之急

  建立暗房是图片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领导决定由刘慧娟牵头负责,她和另外两位同事邹桂林、王海山一起筹备暗房工作,他们在选址、房间布局、购买设备、安装等方面付出了不少心血,还向刚从新华社摄影部调入中新社的伊铁士征求意见,伊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经过多次探讨和密切配合,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暗房计划终于有了雏形。经请示领导后,费时几个月,一间像模像样的暗房建成了,不久便投入使用了。这座规模不大的暗房,除了日常发稿外,还为记者参加各种类型的图片展览提供方便,摄影家薛子江拍摄的《春泛嘉陵江》就是他亲自在这间暗房放大参展照片,此张照片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随着祖国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对海外宣传的工作日益加重,海外侨团和我驻外领事馆都有图片的需求。部里决定,定期发图片专题稿,每月约有十几张底片、十二寸放大照片、共计50套图片供海外使用。任务很重,但是由于有了自己的暗房,满足了发稿的需求,刘慧娟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画刊组记者以拍摄风光、民俗、戏曲等为主,均需要彩色胶卷拍照,每当他们返京时,就是暗房紧张工作的开始。刘慧娟担当了此事的任务,不管是寒冬三九还是酷暑伏天,都必须到院内锅炉房提热水供冲彩胶使用。常年累月的大量冲洗胶卷的工作,让刘慧娟留下后遗症,她的一双胳膊至今不能提重物。

  三、工作和生活中的苦与乐

  在暗房工作,每天都要与黑暗、潮湿、化学药品等不利因素打交道,一上班就钻进黑房,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中午吃饭不能按点,晚上下班也没保证,有时因急稿还要干到通宵达旦。

  1959年9月至1960年2月,仅五个月共发各类图片稿件794组,图片近6500幅,可见当年工作量之多,劳动强度之大。但见到自己经手放大冲洗的图片稿件被海外媒体采用,身体的劳累就得到极大的缓解,刘慧娟享受这付出的快乐。

  刘慧娟为人热情、真诚,任何同事有困难时,她总是乐于助人。有一同志因夫妻俩同时出差,二个孩子逢星期六必须从幼儿园接回家,怎么办呢?他们求助于刘慧娟,她高兴地说,没问题。一到周末,她就与接回的孩子们吃住在一起,星期一早上连自己的孩子再一起送幼儿园。这种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令那对夫妇十分感激。

  刘慧娟一边忙于工作,一边又承担着繁重的家务事,照料年幼女儿,一天下来就觉得十分劳累,心里有时就埋怨吴岳不顾家。但她也反复思考,认为吴岳一心追求事业,在外辛苦忙碌,自己应以大局为重,积极支持吴岳开展工作,使他毫无家务羁绊。

  四、只求奉献、不知索取的吴岳

  吴岳十六岁便加入了党组织,他一心想的就是为党多做事。一生之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图片部、电影部留下不少优秀的作品。

  1957年初,中新社电影队成立。在组建班子时,吴岳被吴江同志点名调到电影部,他高高兴兴地服从组织的分配。从拍照片到拍电影,从放下照像机到扛起电影摄影机,他以“不知者不为愧,不想之者才为羞”为动力,经过刻苦学习,终于结出累累硕果。仅从1958年至1964年就有11部由他主拍的电影,因拍片质量好,很受领导赏识。影片公映后,港澳地区和海外的媒体都给予很高评价,如由方树勋编剧、吴岳主拍的《故乡行》,拍的是福建秀美的风光,上映后牵动了华侨观众思念家乡之情,有的三五结伙多次观看,为银幕上的家乡美景所陶醉,可见该片艺术上的成功和巨大的感染力。

  他总想如何把新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祖国的美丽江山,介绍给海外侨胞,认为必须要在艺术上要精美和动情。为此,他对拍摄的每个镜头都有严格要求。拍外景要等阳光,因为彩色片没有阳光就显现不出美感,有时要等一两个小时,太阳不出就不拍,阴天时又不能开镜。有个别人认为这是“磨洋工”,拖延进度。他针对这种说法,耐心地劝说:“质量是艺术的灵魂,有缺憾的镜头不是艺术,若用了会把整部片子都毁了。”大家同意了他的看法,认为摄影家就该为片子的质量负责。

  吴岳不善言谈,但他肯动脑子,每拍一部片都要不停地琢磨,想想怎么拍才能拍出最佳效果。对于如何取景构图,更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按下快门。在后期整理、剪接时也不怕麻烦,多次反复比较直至满意为止。《泰山南北》一片就是个突出的例子,此剧本由王群青任编导,吴岳、伊铁士摄影,片子采用旅游者叙述的手法,将齐鲁大地的美丽风光拍得美轮美奂。该片在港澳连续放映一个月,成了当年最受欢迎的风光片,当地媒体用了“盛况空前”、“没有演员而破了卖座纪录”等评语来赞誉影片。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想再腾飞而又欲罢不能,吴岳随大队人马到江西中侨委五七干校劳动锻炼,“荒疏”了摄影技术而心有不甘。十年过去了,1978年中新社复办,他又被调回总社,继续追求腾飞的梦想,为他一直向往的电影事业大干一场。他先后参加拍摄了《花城》和《南拳王》,拍片依然认真严谨,投入至深。《花城》虽没有在海外公映,但赢得很多业内人士的高度称赞,曾获得国内旅游界的一次奖项,又一次为中新社电影部争得荣誉。但不幸的是,他后来患了重病,且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但他给中新社留下的艺术财富是永存的。

  吴岳的为人也是值得学习的,他到中新社时,级别安排得很低,和他的才能不相称,但他从未向组织上提到名与利的个人要求,不为职务升迁或改善住房等问题向组织开口,只是勤勉工作,钻研技术,诚恳待人。从1958年到1962年,他几乎都在外地拍片,有时一年都回不了家,回来后立即忙于看样片、剪接和电影厂联系,经常连续几天连轴干。他就是这样一个入迷的人、勤奋的人和忘我的人,他的业绩就是以这种精耕细作的精神取得的,令社里的同事们钦佩。这是吴岳留给我们最美好的印象,也是今天我们怀念他的重要理由。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chinanews.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