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军事社会|地方|港澳|台湾|华人|侨网|财经|产经|金融|房产|能源|IT|汽车|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生活|图片|视频|访谈|新媒体|English
一线故事:黑鹰山的守望
一线故事:黑鹰山的守望

阿拉善额济纳旗哈日布日格德音乌拉镇,当地人俗称黑鹰山镇,地处北疆边陲,距呼和浩特1500公里,位于内蒙古的最西端,这里向北20公里即到蒙古国边境,地处戈壁和沙漠交融之地,环境极为恶劣,当地人形容它为“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片贫瘠而又荒凉的地方,曾被联合国人类生存环境调查组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

黑鹰山供电所是内蒙古电力公司最西端的供电所。供电所不大,但它不仅要负责黑鹰山110kV变电站和一座无人值守35kV变电站的变电运行维护工作,还要负责黑鹰山镇11家大工业用户以及周边的军、警、民约900多人的电力服务。供电所职工不多,只有7名值班员,但他们却在这片荒凉寂寞的土地上照亮了无数个漆黑的夜晚。

“苦”字当头、岗位奉献从无悔

要形容黑鹰山电力人,首当一个“苦”字。地处戈壁、沙漠的黑鹰山,夏季地表温度70度酷热难耐、冬季零下35度的严寒冷风刺骨。黑鹰山供电所与其所辖的额济纳农电公司唯一的交通要道,是一条长达300多公里时有时无、沟壑纵横的勉强可称为“路”的路,当地人把这种路俗称“搓板路”。就是这样的一条路,黑鹰山电力人每年要在这条路上行驶23000多公里。由于黑鹰山行驶路况极差,供电所的车辆经常出现故障,爆胎已是家常便饭。从2008年建所至今,往返于黑鹰山和额济纳农电公司的通勤车已报废了5台。

黑鹰山的四季除了短短几个月的风和日丽外,更多的是肆虐的沙尘暴。供电所值班员每十天换一次班,近300多公里的搓板路,在车辆不抛锚的情况下,需要颠簸六个小时才能到达。“大雪封山、山洪暴发”对于与全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的额济纳放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但它却经常发生在黑鹰山。最长一次大雪封山长达7天之久,当供电所的接班人员靠人力挖出一条路来到营业所时,看到的是已经靠几颗土豆、半桶浑浊不堪的水苦苦坚持了数天之久的换班人员。

黑鹰山镇地广人稀,居民居住的比较分散,素有“二十公里做邻居,五十公里去串门”之说,最远的居民离供电所有100多公里,由于环境恶劣,值班员在为用户提供供电服务时经常会由于车辆抛锚被困在荒漠戈壁上。2009年12月31日,正值新年的前一天,恰是营业所换班的日子。三名值班员驱车走在这条300多公里“生命禁区”的路上,途中突降大雪,通勤车先后扎烂三条轮胎,“搁浅”在茫茫戈壁中。大家都清楚地知道如果困在这里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但雪上加霜的是,手机没有信号。车外寒风刺骨,雪片打到脸上生疼,为了找到手机信号,三人分头跑遍方圆5公里的山头,却最终失望而回。正值寒冬腊月,他们只能靠车辆剩余的燃料维持车内的温度。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油料一点一点减少,荒无人烟的荒滩雪地里,绝望的气息也在一点一点地靠近。艰难地捱到下午五时,边防某连的战士在巡逻时遇上了他们,三人欢呼雀跃,终于看到了救援的希望。边防战士回到连队将三名值班员失联受困的情况迅速转达给额济纳农电公司,公司立刻派车救援。不料,因为大雪封山,救援车也迷了路。直到2010年1月1日早晨7时,救援人员才找到他们,那时车油箱的燃料早已用尽,三人被冻得脸色铁青浑身哆嗦,已经说不出话了。后来他们开玩笑地说:这300公里,我们走了两年,还差点没走完。

1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