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贵阳街头老裁缝店:从手工定做到精修细改 一针一线织就匠心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31日 17: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一台老式缝纫机前,年逾六旬的张怀友正忙着修改一件皮衣的大小尺寸,只见他动作娴熟,双手来回推送间,衣服的边角逐渐成型……凭借四十年的老手艺,张怀友这间不足6平方米的裁缝店在街坊邻里间有口皆碑。3月30日,记者来到张怀友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的店铺,听他讲述坚守裁缝手艺四十载背后的故事。

  【解说】现年67岁的张怀友是重庆忠县人,1970年,年仅16岁的张怀友为谋生计,跟着当地一位老裁缝学手艺。时至今日,张怀友仍清晰记得,裁缝业在当时的红火。

  【同期】裁缝 张怀友

  那时候裁缝热门,像我们学艺的那时候就像现在说的俏市,那个时候基本上是做上门工,基本上是家里面把布匹扯好了之后,主人家就把机器带到家里去,(我们)在家里做上门工。那个时候主要以父母装和中山装为主。

  【解说】经过两年的苦学,张怀友扎实掌握了裁缝手艺。1980年,经朋友推荐,他离开家乡,只身前往贵阳闯荡。起初,张怀友主要是摆临时摊接料加工,凭借过硬的手艺和实惠的价格,很快,他赢得顾客的信赖打开了市场。随着加工订单越来越多,张怀友便寻思着开一家裁缝店,上世纪90年代,他开始从广东订购布匹全面接单定做服装,迎来了事业的高峰期。

  【同期】裁缝 张怀友

  带着四五个徒弟,最旺的时候,还请了师傅在家里面做。一个月做下来收入有几百块钱(人民币)。

  【解说】随着时代发展,百货商店、各类服装店、网店开始兴起,老缝纫店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张怀友的生意从原先的主要定做服装,变成了换拉链、裁裤边、缝裤脚、修改服装尺寸等琐碎活……面对这样的变化,张怀友心态平和。

  【同期】裁缝 张怀友

  (裁缝)做肯定还是要人做的,只是要根据规模和社会的发展来。说实在话,要学这个手艺就要学精,现在经过大厂和正规的学校学出来,也是不错的,比如做时装设计啊,在大厂里面做工。

  【解说】制衣数十载,初心尤未更。这些年来,不论是做衣服还是改衣服,张怀友用手上的一针一线织就匠心,不少老顾客依然青睐于他手工定做的服装,经他修改缝补的衣服也广受客人的好评。采访的这个上午,记者就不时遇到冲着张怀友手艺而来的客人。

  【同期】顾客 卓女士

  我是听人讲的,人家讲这个老裁缝店改衣服改得特别好,所以我从甘荫塘那边过来的,找到他们家,感觉还挺满意的,这个师傅还挺负责的, 改一条裙子,裙子一般只有这种老师傅才改得好,其他人都改不好。

  【同期】顾客 黄女士

  我来过三四次了,第一次来做的时候,看他做得比较精致,我就继续来这里整了,做得比较仔细。

  【解说】张怀友地处街巷的裁缝店,如今也成为了街坊邻里歇脚聊天的场所,平日里大家有个缝缝补补的,都乐意找他帮忙,而他也总是笑呵呵地,与周边商贩相处融洽。张怀友告诉记者,目前他的孩子们已成家立业,他和老伴相互陪伴,守着这个小天地,在针线纷飞中留住时代印记,乐享人生。

  【同期】裁缝 张怀友

  有得做就做,没得做就在屋里老乡和朋友摆一些龙门阵。我感觉我现在反正是,这个就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开着门面就是自己三餐时间规律,早上必须早点起来开门,把它当成一种锻炼。像我们现在年龄达到60多岁,也是以锻炼身体为主,随时踩着蹬着这个(缝纫机),可以活动经脉。

  记者 蒲文思 贵州贵阳报道

责任编辑:【王凯】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