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中国蕨类植物胚胎研究领军者:“抢救”诸多濒危植物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4日 1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同学们口口相传着一位“三jue”教授,他主攻“蕨”类植物的生殖研究,性格“倔”强、脾气“倔”、学习研究立志做到“绝”顶,他就是哈师大的蕨类植物学教授刘保东。

  【解说】刘保东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博士生导师、3级教授,历来从事蕨类植物生殖发育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成功繁殖了如誉为“植物大熊猫”的中华水韭、桫椤、金毛狗蕨等中国蕨类保护名录上半数以上的物种,以他名字命名的古老珍惜物种“保东水韭”也在国际上得到认证。

  【解说】据了解,刘保东在大学时期就主修了植物学,随着不断学习研究,自己慢慢地对蕨类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保护其中的濒危物种。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 刘保东

  我就在植物学当中选定了这个蕨类繁殖、蕨类培养的方向,确实当时对植物很热爱,因为我是出身自农村,后来在工作当中越来越发现有很多种类,通过这个途径能够予以保护,所以就更加坚定了我这个路往前走,为蕨类植物保护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这就是我选择这个方向的一个初衷。

  【解说】刘保东告诉记者,研究蕨类植物胚胎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为了找到最好的蕨类孢子,他经常带着学生前往深山老林间进行采集,遇见野兽、塌方的情况也不在少数。长年待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左右手同时操作标本,使身为右撇子刘保东如今左手也能熟练写出汉字,刘教授笑称这是他独特的“职业病”。

  【解说】对于刘保东而言,研究室里的蕨类胚胎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发育初期的胚胎更像小婴儿一样,充满希望但也特别需要“父母”的精心照顾,关键时期,半夜起来调整环境温度、湿度等也是家常便饭。“过程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刘保东教授说起这话时,脸上也泛起了浅浅的笑意。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 刘保东

  虽然困难很多,但是慢慢都坚持了过来了,当然在这过程当中,也有过几次动摇,后来还是一想,既然都做到这个份上了,如果不继续坚持的话,我能做到的事情,我能保护的(蕨类植物)种类,要是在我手里丢了或者没有保护好,我觉得会感到后悔,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就又“犯倔”了。所以坚持到今天,我能为国家蕨类植物保护做出一点点贡献,是我的专业使然,也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走到了今天。

  【解说】据刘保东回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一次交流会上,他拿出了自己成功繁殖的中华水韭,引起会场轰动。那一刻,在刘保东教授心中油然而生了一份民族自豪感,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研究道路。

  【解说】留学归来后,刘保东决定留在母校哈尔滨师范大学继续研究和执教。在学生们眼中,刘教授讲课严谨但风趣,擅长发掘他人的长处,在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能让他们自然地坐住板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刘保东的教学信条。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 欧阳佳惠

  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次就是,他会在课上那么短时间内,能记住班级里所有人小小的“闪光点”,比如说是同学的一次观察能力强,让他发现了,或者说是他提出的问题同学积极思考,深入研究,他都能在短短的一个两个小时之内发现整个班级的人的“闪光点”。

  【解说】在课堂上是“良师”,在生活中是“益友”,学生们也经常被刘保东教授认真的研究态度和乐观的生活作风所感染。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 杨硕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一次我们(采集)爬山爬到一半,大家都很累,精疲力尽的时候,刘老师就给我们唱歌,唱《北国之春》来哄我们开心,来鼓舞我们继续前进。

  【解说】刘保东教授表示,曾经作为学生,现在作为研究者和导师,自己是承上启下的角色,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蕨类物种的胚胎研究做出更多贡献,也希望能多传授植物学知识,鼓舞更多学生投入到保护濒危蕨类的事业中来。

责任编辑:【罗攀】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