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三代水稻专家坚守盐碱地 吉林昔日“瀚海”变“桑田”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7日 14: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十月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秋收时节。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镇赉县,曾经的大片盐碱地块今年迎来丰收,大型农机在水田作业,金灿灿的稻穗被收割、打捆。

  近日,记者随水稻专家马巍来到镇赉县嘎什根乡,随机取土测量,土壤PH值呈弱碱性。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过去,中重度盐碱土和时常泛滥的嫩江常使这里欠收或绝收。

  白城地区过去因为长期的盐碱和干旱而被称为“八百里瀚海”,农业生产非常受限。如今,这片原来贫瘠的土地成为吉林省的大粮仓。此番转变与农业科技人员的驻守息息相关,以水稻“攻克”盐碱地块是这里的特殊的方法。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与该所三代水稻专家共同见证了嘎什根乡成为吉林省水田第一乡(28万亩)、镇赉县成为吉林省水田第一县(155万亩)、白城市成为吉林省水稻第一市(337万亩)。

  【同期】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 马巍

  每一代专家他有他的使命。第一代专家实现了镇赉县从没有水田到有水田的一个变化,第二代专家实现了镇赉县由盐碱地低产,产量比较低,到高产的一个转变,第三代我们现在目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于食味优质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了,我们第三代的使命就是如何从高产向优质的一个转变。

  【解说】在过去,广袤的土地因干旱而皴裂,土壤因为碱性太高而呈现了花白的颜色。实现丰收是每一位农民及科技工作者的愿望,为此他们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马巍介绍,目前,他正努力建立一套水稻耐盐碱快速筛选评价体系和全生育期耐盐碱鉴定方法,以更快地筛选出耐盐碱性更强的水稻品种。

  【同期】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 马巍

  因为我今年也筛出了一些相对耐盐碱的品种和一些优质食味的品种,明年我们进行小面积的示范,第二明年我们还想出一些把盐碱地的栽培技术进行整体的梳理,第一个是来把盐碱地的关键技术,比如品种的选择、栽培技术管理、盐碱地如何改良这些技术,第一个是做成实用性的,就是让老百姓能看得懂,喜闻乐见,以图的形式进行展示。

  【解说】马巍说,如今第四代农科人已经驻扎在当地,将宝贵经验传承好是马巍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放眼望去,“瀚海”已变成沃野千里,正带动农民奔向富裕生活。镇赉县依托改良后的土壤,正在变成吉林省的新粮仓。

  【同期】吉林省镇赉县副县长 孙宏宇

  镇赉县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通过“以稻治碱”“以稻治涝”发展水稻产业,到目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县水稻面积已经发展到155万亩,现在是吉林省水田第一大县,现在年产水稻20亿斤左右,现在已经成为群众的致富产业,也是我们县里农业的主导产业。

  记者 吕盛楠 石洪宇 郭佳 吉林省镇赉县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