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天下雄关”嘉峪关“修缮记”:科学监数据 精心护素颜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7日 12: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解说】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是中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有“天下第一雄关”美誉。长期以来,嘉峪关关城面临着风蚀、风化等自然威胁和生产、生活、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近日,甘肃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所长张斌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已由抢救性保护逐步转向预防性保护为主,采取遗产监测和日常保养维护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呵护”文物本体及其载体,留住历史的原貌,并通过多种途径让文物“活态”引客。

  【同期】甘肃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所长 张斌

  应该是从关城建成以后就开始(修缮),在这个历史上有三次比较大规模的修缮,第一次就是在乾隆年间,乾隆41年到56年57年对它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修缮,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86年到1989年进行过修缮,再一次就是我们2012年到2016年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保护修缮。这些保护修缮主要是对关城的古建筑,木结构进行修缮,有的彩绘,包括城墙的修缮,在这个几百年来受我们西北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它出现一些木结构的糟锈,油彩画脱落,城墙的酥碱,裂隙,这一些病害威胁到了关城本体的安全。

  【解说】除了对土遗址的维护,嘉峪关关城还加入了风速仪、悬挂式测斜仪、三维扫描等科技手段,通过一系列技术监测,创建“风险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即时处理”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模式。张斌介绍,有些监测设备悬挂于关城建筑之上,有些设备则是隐藏安装进了墙体之内,对关城进行全天候“把脉问诊”。

  【同期】甘肃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所长 张斌

  这是那时候对它进行了一个夯补,夯补以后它这个特别结实,它阻止了雨雪的水分进去,对墙体进行进一步的掏蚀,另外它夯补起来对城墙有个支撑。这个白点点,导游给游客讲解的时候,说是我们的城墙夯筑的过程中,里面加入了糯米汁,他以为这个白点就是糯米,所以他就拿手这样抠,这样一扣我们上面的保护层,就抠坏了,抠坏以后,咱们一下雨进去,一潮湿墙里面的盐分水分脱出来以后,它就形成了新的酥碱面。

  【解说】经过长期的保护修缮,昔日斑驳裂痕、随处可见的城墙“伤口”愈合了,600多年的古老关城雄姿再现,也让嘉峪关成为了吸引海内外游客体验古老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同期】甘肃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所长 张斌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古建筑,我们对它的屋面瓦件,窗棂格设,木结构的一些柱子都对它进行了保护修缮,主要是采用最小干预,原工艺原材料的方式进行修缮,你比如说用的猪血、面粉、桐油、砖灰这些材料来做的,做上去以后它比较坚固,也适合于我们这边的气候条件,它的保存时间上会长久一点。

  【解说】目前,嘉峪关市已对嘉峪关关城和境内43.6公里的长城实施了抢救性保护修缮,解决了长期危及文物本体安全的病害因素。经过修葺的嘉峪关,仍可见当年雄险的边关气势,登关远眺,壮美的塞上风光,尽收眼底。

  记者 高莹 丁思 甘肃嘉峪关报道

责任编辑:【陶光雄】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