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分散龙头企业不强 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现痼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布局分散龙头企业不强 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现痼疾
2009年01月12日 09:18 来源:市场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我国零部件业到了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呼吁,“汽车工业发展前期没有意识到零部件的重要性,基础也没打好,时至今日,是该总结经验、重塑产业的时候。”

  布局分散龙头企业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零部件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生产集中度不高。目前几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遍布全国各地,但真正达到规模要求的却很少。

  尽管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投入了很高的热情,但目前绝大多数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仍处在低端发展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集而不群”的问题严重。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仅处在起步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在这些产业集群内,还普遍存在着企业‘扎堆’和缺少纵向专业化分工及横向联合行动的问题。”

  有关专家认为,搞好产业集群一定要有一批核心龙头企业,不在于规模的大小,主要是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要处于行业的领先位置,这样的集群才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整体配套能力较弱

  经过多年发展,虽然我国拥有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主机制造企业,但是零部件、元器件的协作配套能力较弱,整体配套件制造企业与主机厂有机联系不足;部分主要企业的装备水平不相适应,配套能力不足。

  专家分析,零部件配套企业应积极面对全球采购、择优采购的大形势、大环境,尽快从集团、地方、部门狭窄的配套关系中解脱出来,冲破束缚,打破门户之见,面对更广阔的市场,给多家主机厂配套,寻求更快、更大的发展。这方面近几年来已取得明显进展,今后步伐还会加快。如长春富奥集团、东风零部件事业部,就是从一汽、东风集团分离出来成立的,独立对外的配套商。

  据了解,以欧美为代表的平行发展、独立配套的整零关系模式,以日韩为代表的层层业务转包、塔式配套模式,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已经引进到国内。中国传统的整零配套关系,也会不断汲取外来先进的整零配套模式,进一步促进整体配套关系。

  专业化生产水平低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体上“弱、小、散”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几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遍布全国各地,达到经济规模要求的很少;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没有形成按专业化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地方、部门、企业也自成体系,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多数企业未进入整车配套市场,而是社会维修服务的配件供应商。

  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要在结构调整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将内部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单位逐步调整为面向社会、独立专业化的零部件生产企业。

  自主开发不足

  据国外企业的一般统计,零部件工业的平均投资应为整车企业的1.2至1.5倍,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低于0.3,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已领先于整车企业。一辆新车的开发,70%的知识产权属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我国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不具备产品开发能力,产品开发主要依靠主机厂,难以适应整车更新换代的要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认为,如果我们再不搞自主创新的话,我们会越来越边缘化。不但生产上边缘化,在技术上及技术研发方面更加边缘化。“在我国,买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就是要自主创新。”

  出口形式单一

  据调查,多数单独出口的零部件是依托代理公司或合资公司销往海外。

  “代理出口公司在全球都有区域市场,依照合同约定那些市场是不允许再涉足的。”瑞立集团高层说,“所以并没有把精力放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

  据了解,中小企业市场开拓和产品推介的主要途径是参加广交会和华交会,其他国内外展会、各种形式的广告和电子商务等形式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推广,这直接导致了众多零部件企业出口形式单一。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试图走向国际市场之前,一定要利用各种途径、渠道和方法,认真地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只有对目标市场的需求容量、特征、结构和竞争格局等众多方面了然于胸,才能坚实地迈入国际市场。”源流机构总裁闻佳平提醒说。

【编辑:王峥
    更多汽车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