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非遗保护的数字化赋能——国家级非遗炕围画(襄垣)数字博物馆成功开馆

非遗保护的数字化赋能——国家级非遗炕围画(襄垣)数字博物馆成功开馆

2021年04月19日 13:15 来源:消费日报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舞州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山西襄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共同承办的“非遗保护的数字化赋能——国家级非遗炕围画(襄垣)数字博物馆启动暨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4月15日在京举办。

  炕围画又称墙围画,是一种民间常见的室内装饰画,在中国北方尤其是山西广泛流行,是地方文化中一支地域性很强的造型艺术形式。山西襄垣炕围画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得到良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大部分新民居不再用炕围画装饰居室,[MOU1]炕围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些被遗弃在旧宅的炕围画也亟需保护。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山西襄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2020年启动了襄垣炕围画数字博物馆项目,旨在通过数字赋能,让炕围画焕发新颜。

  多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在政策法规制定、普查工作开展、名录体系建设、保护机制完善及信息化保护和宣传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依托物联网、大数据、5G、云计算、AR/VR等数字技术的发展,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山西襄垣炕围画数字博物馆的启动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做出的有益探索。

  襄垣炕围画数字博物馆借助三维数字模型技术和VR技术,对炕围画进行全景式展示。它不是线下实体博物馆的简单呈现,而是创造了一个虚实结合的炕围画生态系统。本着打造一个生动的、生活化的、有温度的人文襄垣炕围画数字馆的理念,主创团队通过多次采风和调研,收集了襄垣地区有代表性的特色自然环境、民居建筑、民俗场景等,最终创作出集太行山文化、襄垣特色的民居建筑群、民俗场景为载体的炕围画数字馆。同时,博物馆将炕围画知识、襄垣本土戏曲、曲艺(鼓书)、民歌、文学作品、特色民俗活动、特色手工艺、地方土特产等与炕围画有效链接、有机融合,打造出一个多维度的数字VR交互体验空间。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非遗的数字化赋能”展开热烈的讨论。山西省非遗中心原主任、研究馆员赵中悦介绍了山西省非遗保护的情况,并对襄垣炕围画数字馆率先做出的探索给予肯定。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从非遗的当代性、多样化、情感表达以及表现形式与功能的变化关系等角度,指出当下的非遗保护工作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动态调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任建新从“记录、解构、传播”三个方面阐释了非遗的数字化赋能;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明娣在肯定数字化为非遗赋能的同时,提出还要强调精神赋能,深挖非遗的意涵;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提出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已经构成文化旅游的重要抓手和内容,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应提高文化部门指导工作的话语权。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吕品田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肯定了数字博物馆建设所展现出的超越现实的乡土情怀,并寄希望继续探索炕围画的当代价值和未来前景。此外,山西省襄垣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张中华,襄垣县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研究馆员张岳公以及国家级传承人郝彦明等相继发言。

【编辑:王诗尧】

产经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