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国潮音乐节再陷罗生门 真“跳票”还是真“顶包”?

国潮音乐节再陷罗生门 真“跳票”还是真“顶包”?

2021年04月30日 15:05 来源:消费日报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王洋)一面是消费者吐槽购票平台“跳票”,另一面却是活动主办方发声明表示“不存在通过购票平台购买演出门票出现下单日期和实际购票日期不符合的情形”。2021国潮音乐嘉年华(上海站)还未开幕,却已经提前上演了一场罗生门。

  摆擂台 消费者与平台、主办方各执一词

  “我原本买的5月4日的票,但系统却显示我买的是5月1号的。”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称在大麦、猫眼、秀动、票星球四家票务平台购买2021国潮音乐嘉年华(上海站)门票遭遇“跳票”。

  而与上述投诉形成矛盾的是来自该音乐节的官方声明。

  记者从国潮音乐节官方微博看到,针对“跳票”一事该账号在声明中称“据目前核实,门票销售页面显示信息、用户购票行为、用户交易数据均无异常;不存在通过售票平台购买演出门票出现下单日期和实际购票日期不符合的情形。故此请勿传播‘跳票’等不实信息。”同时更附上了大麦、猫眼、秀动及票星球四家票务平台盖章的系统自查结果说明函件。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国潮音乐嘉年华第一次陷入“跳票”风波了。在2020年10月国潮音乐嘉年华举办前夕,也曾有消费者称猫眼、大麦、票星球三家平台均出现系统“跳票”。

  每逢国潮音乐嘉年华举办前夕,多家购票平台便集体出现系统BUG导致大规模“跳票”?“怎么会如此巧合?”“国潮音乐节门票通过多家售票平台发售,各平台分属不同公司,系统也是独立开发的,在同一天、同一个项目上发生同一个漏洞,这样的概率非常非常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此事评价道。

  催生“攻略” 退票遭拒用“跳票”顶包?

  同时,国潮音乐节官方微博的声明指出:部分乐迷反映存在使用同一身份信息在多家售票平台购买同一场次门票或成功购买门票后称“信息误填、错填”。相关购票规则已在各购票平台上提前公示,上述情形不符合退换政策。我司或票务销售公司也没有法定或约定的退票义务。

  由于演出票务并不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7天无理退换货条款,且各购票平台在购票重要提示中也标明“不提供退换票品服务”。所以多数演出项目都不支持退换票服务。

  “在此情况下,一些有退票诉求的消费者便另辟蹊径,选择用‘跳票’为理由申请退货,在一些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甚至还出现了支招的‘攻略’。”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道。

  在某平台上,一位po主便分享了他本人的退票经历。记者看到,该用户在购票后决定不去,向购票平台申请退票遭拒,于是通过有关部门向平台施压,并宣称自己遭遇跳票。“回顾从4月15日发现自己票出错到想退票,马上找客服协调未果,就12345投诉然后在微博上最早发声,到4月20日大家积聚起来的最后成果,终于压得主办方微博出声明同意退款退票。”

  此外,在一个名为“手滑买错演唱会日期怎么退票”的帖子下,也会有答主献策:“你不是着急手滑买错票啦,你是被某某网跳票了。我明明想买3号,付完钱跳出来是2号,仔细想想!兄弟。”

  “反观此次国潮嘉年华‘跳票’风波,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跳票’有为退票顶包的嫌疑。”上述行业资深人士表示。此外,记者看到,虽然最终主办方表示,考虑到乐迷购票体验,符合上述情形的乐迷可以限时收取手续费退票,但仍有部分用户表示主办方应无理由退票,对主办方和各平台收取退票手续费的做法也不予接受。

  为何演出退票难 到底难在哪儿?

  记者了解到,在各大投诉平台上,有关“演出票不能退”的投诉量常年居高不下。不禁让人疑问,为何演出退票难,究竟难在哪儿?

  有业内人士认为,主办方不是不愿退,而是不敢退,长期以来,每逢热门演出,都有人尽其所能囤积大量演出票后以便高价卖出,而对于没能脱手的票,又在临近演出时千方百计退票,给主办方和观众带来损失。即使在要求实名制的情况下,这部分人也会以“兼职招聘”等名义募集社会人员甚至部分涉世未深的学生利用其身份信息来囤票。

  法学会理事、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刘铭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消费者虽然通过网络方式订购门票,但其在下单时,对于门票的重要信息,如演出名称、时间、地点等内容在订单界面有明确说明,不会因为购买在先、收取门票在后而影响消费者对演出信息的认知,进而影响其是否购买门票的判断。而且,在购票平台的产品界面上明示票品不支持退换。因此消费者因自身原因单方面解除合同,应承担解除合同后的法律后果。”

  通过采访记者也了解到,具体项目的票务能否退改,话语权掌握在主办方手中,而购票平台扮演的是执行角色。在一些涉及演出退票纠纷的公开判决书中记者也看到,法院认为一场演出从前期宣传、门票销售至演出正式举行,具有一定的周期,伴随演出时间的临近,门票售出后如果被退票,留给再次出手该票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因此,不同于一般商品,演出门票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售票单位对于退票行为进行必要和适当的限制,亦是督促人们理性选择,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编辑:罗攀】

产经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