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新增财政资金和抗疫特别国债怎么用、用在哪?财政部回应了

新增财政资金和抗疫特别国债怎么用、用在哪?财政部回应了

2020年06月13日 18:5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防截留挪用、保直达落实……新增财政资金和抗疫特别国债怎么用、用在哪?财政部回应了

  昨天(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我国的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2万亿元将全部转给地方,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尤其是支持地方落实帮扶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群众的措施,加强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用于抗疫相关支出等。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是当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就是为了落实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要求。

  据介绍,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首先要明确资金范围,主要是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的相关资金。 其次,要根据正常转移支付、特殊转移支付、抗疫特别国债等各类资金特点,分门别类地细化制定资金直达流程。 第三,建立直达资金台账的监控系统,实现全覆盖、全链条监控,确保资金下达和资金监管同步“一竿子插到底”。 与此同时,省级财政部门要当好“过路财神”,及时将资金全部下达到市县,也要将更多的自有财力下沉基层,不做“甩手掌柜”。 财政、审计、人行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大对直达资金的监督力度,确保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目前,财政部已经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工作进行了布置,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研究,具体操作方案已经明晰。

  “四原则”确保资金快速直达发挥作用

  新增赤字和新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两个加起来,资金盘子达到了2万亿元,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这些钱将全部用于地方,那么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如何确保资金直达呢?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如何做到资金直达?就是建立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种特殊的转移支付的机制是在保持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不变、地方保障主体责任不变、资金分配权限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原则,完善相关资金分配程序,压实地方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许宏才介绍,“中央切块”是指中央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将资金直接“切块”到省里面。 “省级细化”是省级要按照直达基层的要求,提出资金全部分配到市县的方案,省级本身不留资金。 “备案同意”,指的是省级财政要将分配到基层或者直达基层的方案报财政部备案同意。当然,备案同意并不是干预具体的分配,而是看省级财政是否具体落实了当“过路财神”的要求,省级是否有截留,是否全部分到了基层市县。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 李敬辉:对不符合规定的将督促地方及时整改,坚决防止省级财政部门截留挪用直达资金。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各类资金统筹。

  此外,资金分配原则的最后一项是“快速直达”,在财政部备案同意后,限时让省级部门将资金下达基层,尽早发挥资金作用。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采取上述处理方式,有利于压实省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强化省级政府的保障职责,将更多的财力下沉到基层。

  “一竿子插到底”防止资金截留挪用

  针对有记者提出的“如何确保转移支付的对象是真正的政策对象”的问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严密的监控系统,系统可以对资金实现全链条跟踪,坚决防止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套取骗取等行为的发生。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我们叫作“一竿子插到底”。就是从中央财政资金下达源头到资金使用的最末端,到企业或者居民,我们全过程的信息都要留痕,都要监控。各级财政部门、资金使用的管理部门要将直达资金的分配使用数据及时传送到我们的监控系统当中。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 李敬辉:在系统中建立预警机制,按照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要求,设定预警条件,有地方不符合要求会自动提醒和报警,我们立即通报地方纠正,确保资金规范使用。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资金直达市县基层,除了有监控系统外,市县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确定企业和人员的名单,要按照确定的名单拨付资金,确保资金精准落实。

  支持地方落实“六保”任务

  实行特殊转移支付的资金要直达市县基层,那么在分配资金的过程中,有哪些原则呢?

  据介绍,为了尽可能使资金分配更合理,能分到最有需要的地方去,大体上有三个分配原则,首先就是要支持地方落实“六保”任务。重点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在这个原则下,主要根据地方受疫情的影响,以及财力状况、基层缺口来安排资金。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调动地方的积极性,避免对省级财政的投入产生“挤出效应”,要与地方财力向基层倾斜的程度挂钩,鼓励地方财力下沉。有些省份财力不往基层走,基层缺口大,该尽的责任没有尽到,我们分配的会相应少一些。有些省份在财力的布局当中,基层财力占比重大,省级留得比较少,我们在分配时就要多一些,体现调动地方不当“甩手掌柜”的积极性。

  此外,还要增强地方资金使用的自主性。在规定的范围内,只要是用于“六稳”“六保”方面的支出,基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妥善安排,当然更主要的是解决困难的市场主体、困难的居民存在的问题。

【编辑:苏亦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