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壮族大学生返乡创业 借力大数据“种”出新农业

壮族大学生返乡创业 借力大数据“种”出新农业

2020年11月17日 1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壮族大学生返乡创业借力大数据“种”出新农业
    周洵在查看水果是否有病害。 蒋雪林 摄

  中新网广西贵港11月17日电 题:壮族大学生返乡创业借力大数据“种”出新农业

  中新网记者 蒋雪林

  “我通过网上收集相关信息,走访区域内的水果种植基地,向果苗公司了解信息,最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广西在2016年已种植了几百万亩沃柑,我决定不再加大沃柑种植。2016年沃柑还供不应求,2019年已供大于求,这使我避免了一大笔损失。”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桔香园现代农业休闲示范区负责人周洵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周洵采收水果。 蒋雪林 摄
周洵采收水果。 蒋雪林 摄

  从安徽财经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周洵,是位“90后”壮族青年,2014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乡做了“果农”。在发展水果种植业的过程中,发挥专业专长,以大数据支撑农业种植,不仅避免了扎推种植造成的损失,还帮助自己更精准地找到市场。

  周洵是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人,虽然生长在农村,但他从小没种过田地,水果种植更是一窍不通。当他提出要返乡创业时,一心想让儿子跃出“农门”的父母,对周洵的决定坚决反对。在周洵的多番说服下,父母才勉强同意。

工人在覃塘区蒙公镇桔香园采摘水果。 蒋雪林 摄
工人在覃塘区蒙公镇桔香园采摘水果。 蒋雪林 摄

  回乡后,周洵一头扎进桔香园里,终日与果树为伍。由于缺乏技术,再加上雨水太多,周洵接手果园种植一年后,没有等来丰收的喜悦,20多万斤果烂在树上,当年亏损3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2016年果实满枝头,但年中干旱少雨,采摘前再遇多雨天气,果裂严重,当年亏损40万元。

  接连遭受打击,让周洵陷入困境。正当他四面楚歌之际,他的发小周仕胜毅然辞去广州月薪上万元的工作,回乡一起创业。“随后,三位邻村较好的朋友也返乡加入创业团队,我把家里的房子抵押给银行,借了几十万元贷款,购买了水肥一体化设施。利用桔香园地处覃塘区平龙水库旁风景秀丽的优势,把桔香园打造成休闲旅游场所,在园里增加了烧烤园和观光亭等旅游休闲设施。”周洵说。

工人在覃塘区蒙公镇桔香园采摘水果。 蒋雪林 摄
工人在覃塘区蒙公镇桔香园采摘水果。 蒋雪林 摄

  2017年,周洵和他的创业团队迎来了翻身仗,300多亩果园产果80多万斤一共卖了240万元,观光旅游收入60多万元,桔香园的经营开始步入正轨。

  周洵表示,从事水果种植这几年,他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潜力。六年的摸爬滚打,使周洵学会了何时开始清园,何时适合修剪,何时适合开沟,何时要保花,何时适合给果树补给营养。“现代农业,有科技支撑会事半功倍。借力大数据,让我种出了和传统农业完全不一样的新农业。”周洵说。

桔香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蒋雪林 摄
桔香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蒋雪林 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周洵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017年以来,桔香园共接纳48户贫困户入股,在2019年底通过年终分红和基地务工收入,已全部脱贫。2016年底,周洵当选贵港市人大代表。2017年9月当选为共青团贵港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周洵是贵港市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缩影。如今在贵港市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有近700人,涉及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广西贵港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仲益说,大学生具备技术、管理、信息等优势,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好地”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返乡创业,已成为产业扶贫的一支生力军。(完)

【编辑:房家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