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联网大会“浙九年”:奋楫逐梦再起航

分享到:

世界互联网大会“浙九年”:奋楫逐梦再起航

2022年11月11日 17: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世界互联网大会“浙九年”:奋楫逐梦再起航
数字化种苗工厂 施紫楠 摄

  中新网嘉兴11月11日电(记者 施紫楠)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浙江桐乡乌镇召开,带来一场数字变革。乌镇,由此成为世界透视中国互联网崛起、浙江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端口”。

  乌镇“网”事、历“九”弥新,走入第9个年头的大会不断迭代升级。互联网的神奇与魅力在温婉水乡碰撞交融,成为浙江主动拥抱数字文明新时代的生动印证。

  观一粟足以见沧海。在大会“强力磁场”的吸引下,能人、能量汇聚乌镇,数字化改革纵深推进,数字文明造福人民的美好愿景,正在浙江成为现实。

浙江桐乡华腾石湾未来猪场 施紫楠 摄
浙江桐乡华腾石湾未来猪场 施紫楠 摄

  颠覆:触“网”蝶变

  种了30多年蔬菜的张继东从来没想过,有一天种菜还能“数字化”。

  枕水人家,“触网”蝶变。作为杭嘉湖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桐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近年来更是享受大会带来的种种利好。

  看中当地政府对数字农业的看重与支持,浙江桐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桐乡,建成的数字化种苗工厂可实现种苗、喷水、嫁接全程自动化,种苗成活率达99%以上。

  “对生产流程的精确控制,解决了传统种苗行业劳动靠体力、决策靠经验的问题,减少80%人工依赖,提高30%以上经济效益。”浙江桐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宋甲斌介绍,每年工厂可培育约1500万株种苗,满足长三角地区果菜产业核心需求。

  乘着东风落户桐乡的,不止数字化种苗工厂。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业场景中。

  从乌镇往西南出发,约30分钟便能到达浙江桐乡华腾石湾未来猪场。依托智能生物耳标技术,每一头生猪的生长状况都转化为数据,养好1万头猪只需3个人。

  浙江华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CIO姚雪飞介绍,基于5G通信技术和智能传感、饲养管理、巡检机器人等系统平台,未来猪场对栋舍内的生猪进行精准、高效管理,实现全自动化无人养殖。

  从一枕临静水,到一网通天下。9年里,互联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正如张继东所言,“虽然一开始接触数字化很难,但是我们有信心,积极拥抱互联网。”

乌镇院士之家 施紫楠 摄
乌镇院士之家 施紫楠 摄

  碰撞:乘“数”而上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大会如一双“无形之手”拨快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互联网科技创新成果的汇聚,让产业变革插上数字翅膀。

  走进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套横向涵盖5大业态、11个业务域,纵向覆盖集团、部门、工厂、主题4级的虚拟化数智运营中心,被浓缩在一块电子显示屏内。

  “从石油炼化到加工纺丝,再到智能化包装仓储,集团已搭建起全产业链的智能制造体系。”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打破管理工作的时空限制,既强化了本级管理工作,又提升了部门协作效率。

  从机器换人到车间智能化改造,再到进阶版“未来工厂”,数字化加持的制造业正在桐乡释放新的生机。尝到“甜头”的企业,凭借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支持,打造一个个“超级工厂”。

  巨石集团智能车间内的“智能控制中心”每天收发数亿条指令,控制车间数百个工艺环节;京马电机有限公司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绕线生产线,制造过程实现全程无人化,效率提升整整一倍……

  依托大会溢出、带动效应,互联网与工业强市的深度交织,正蓄积成为桐乡奋力打造长三角中心腹地先进制造基地的底气和动力。

  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20个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3家企业入围省级“未来工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从2014年的40多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20多亿元。

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产品展示 施紫楠 摄
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产品展示 施紫楠 摄

  交融:借“风”起航

  “古有梧桐,凤凰来栖。”桐乡因古时遍栽梧桐树、寓意“梧桐之乡”得名。大会的到来,真正将“金凤凰”带到江南水乡。

  2021年大会期间,浙江清焓科技有限公司与桐乡崇福签约,建成中国国内首条具备年产能100万平方米的新型采暖建材示范生产线。

  “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与浓厚的创新氛围吸引了我。”浙江清焓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昕直言,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在桐乡能得到更多的渠道和市场。

  一场大会,带来一场数字化变革。随着人才、产业、项目纷纷汇聚,乌镇和桐乡逐渐成为“创新策源地”。2020年5月开家的“乌镇院士之家”,目前已吸引100余名院士到访,落地5个院士专家领衔产业项目。

  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后,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CEO、哈佛大学博士裴颢很快便决定将总部落地乌镇。短短2年,团队从不到10人发展到百余人,企业也顺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企业落户以来得到了政府‘保姆式’的贴心服务。”裴颢说,乌镇既有小桥流水的江南水墨气息,又有大会会址、乌镇戏剧节举办地等众多光环,宜居宜业,是个来了便不想走的地方。

  大会的“神奇”远不止于此。数字赋能下,桐乡人才“引力场”的磁吸作用愈加彰显。眼下,其已形成凤凰湖科技城、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视觉物联小镇等13个产业创新平台,建成各类校地合作载体100余个,集聚各类人才21万人。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眼下,乘着大会东风,奔向共同富裕的浙江正在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数字经济蓝海中,奋楫再起航。(完)

【编辑:程春雨】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