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师徒传承展启幕 “匠心永续达摩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师徒传承展启幕 “匠心永续达摩善”

2019年11月15日 16:5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师徒传承展启幕“匠心永续达摩善”
    11月15日,“匠心永续达摩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师徒传承展在福州市温泉公园艺博园启幕。 记者刘可耕 摄

  中新网福州11月15日电 (记者 刘可耕)“匠心永续达摩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师徒传承展,15日在福州市温泉公园艺博园启幕。

来宾观看展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代表作品《达摩》。 记者刘可耕 摄
来宾观看展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代表作品《达摩》。 记者刘可耕 摄

  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经典作品及其徒弟作品近百件。展出作品包括了木雕、寿山石雕等门类艺术,在人物细节以及情感体现等各方面雕刻细腻传神,将福州木雕风格造型、精湛技艺得以完整呈现。

展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经典作品吸睛。 记者刘可耕 摄
展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经典作品吸睛。 记者刘可耕 摄

  林学善(1945—2018),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特级名艺人、第四、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会委员、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福州象园木雕工艺省级代表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他获奖的作品很多,最出名的还是他的达摩作品,被海内外业界誉为“达摩善”。曾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举办个展。

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经典作品及其徒弟作品近百件。 记者刘可耕 摄
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经典作品及其徒弟作品近百件。 记者刘可耕 摄

  在徒弟眼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是谦逊、认真、严谨、潜心艺术的领路人;在家人眼中,他是克勤克俭、和蔼真诚的“大忙人”。从事木雕艺术40余年,林学善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业内人士及藏家好评。

观众观看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创作的木雕作品《林则徐》。 记者刘可耕 摄
观众观看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创作的木雕作品《林则徐》。 记者刘可耕 摄

  开幕式上,林学善的徒弟、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徐玮称,先师对于木雕、根雕、石雕、铜雕、绘画、雕塑的精通,是我所敬佩的。‘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师父身上的东西,值得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和感悟,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我们将继续做好传承工作。

  家人代表、“90后”雕刻界新秀林汪伦表示,这次展览展出了爷爷不同时期的作品,让我们再次回顾他的一生,再一次从欣赏他的作品中想起他和我们一起的日子,这些美好的回忆会指引我们走出自己的路,并翻开我们各自崭新的艺术篇章。

  福州市木雕行业协会会长陈忠指出,林学善大师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福州木雕行业从艺人员,大家有责任和义务把悠久历史的福州木雕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当天还举行了由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会长陈天灨主编的《漆界——福州当代漆艺70人》的赠书仪式。林学善大师徒弟林秀敏代表“匠心永续达摩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师徒传承展方上台接受了赠书。

  福州是中国三大木雕产地之一,福州木雕历史悠久、名家辈出,以独特的创作方式塑造了丰富多样的题材内容,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地呈现出新的艺术形象,成为福州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

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经典作品及其徒弟作品近百件。 记者刘可耕 摄
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经典作品及其徒弟作品近百件。 记者刘可耕 摄

  福州传统木雕发源于晋安区象园村,俗称象园木雕。明末清初时期,福州木雕发展达到兴盛时期,木雕艺人集聚在象园村,随后产生辐射效应,周边的大坂村、雁塔村等受其影响,从而形成了三支各具特色的流派:象园、大坂、雁塔。在此基础上,象园木雕艺人又将雕刻技法应用于其他门类艺术创作中,推动了福建省各门类艺术的发展。

  作为传统木雕艺术的发源地,象园木雕艺术渊源流长,以精湛的技艺、深沉的意蕴和明晰的流派为显著特点,成为福州木雕的形象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派并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木雕技艺传承人。(完)

【编辑:苑菁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