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以所见而传承,因未见而求索——一场关于“文学的所见和未见”的对话

以所见而传承,因未见而求索——一场关于“文学的所见和未见”的对话

2021年04月23日 02:37 来源:新华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以所见而传承,因未见而求索——一场关于“文学的所见和未见”的对话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题:以所见而传承,因未见而求索——一场关于“文学的所见和未见”的对话

  新华社记者王思北

  “以文学所见,展现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呼吸,承载和传达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最生动的气象;因文学未见,而求索、突破、寻找新的表达……”

  由中国作家协会和法国驻华使馆共同主办,第五届中法文学论坛日前在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一场关于“文学的所见和未见”的对话在中法作家之间展开。

  “‘文学的所见和未见’是一个富于哲学意味的开放性的话题,指向多种可能性。”中国作家苏童以法国作家马库斯·马尔特的小说《男孩》举例说,这是一部“冒犯传统”的作品,小说用最简洁的句子营造了最庞杂的结构,不停地将故事爆破,感觉作者在一片废墟上探索小说的边界,这需要勇气和热情。

  苏童认为,作家要向传统致敬,但致敬并不一定是虔诚的文学姿态,某种意义上,文学需要与传统决裂,需要拓展和发现。作家对于外部世界的描述永远不确定,呈现一种开放的状态。

  “我的想法是正好相反。”在回应苏童关于小说《男孩》的见解时,作家马库斯·马尔特说,自己在创作时希望寻找一座桥,能连接传统,事实上小说中有很多对于福楼拜等经典法国作家的隐喻。

  “文学已经‘看见’或发现了很多东西,书写了很多故事。只不过每个作家对于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以自己的创作方式尝试为文学这个‘神坛’添砖加瓦。”马库斯·马尔特说。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释,文学没有固定的答案和声音。”中国作家梁鸿说。我们总在试图寻找某种规律或一种解释,但文学总是告诉我们还有另一种解释或很多种解释,这是文学试图通达未见之光辉,也是每个作家为之努力的方向。

  在中国作家徐则臣看来,对文学来说,恰恰是由于众多的误读,才导致一个作品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

  “所有误读的根源就在于未见的那部分——不同作家所处的不同语境或文化源头。故事等外在的东西固然重要,但能把不同作家最终区别开来的,最为根本的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差异性使交流有了必要和可能。”徐则臣说,我们知道所见之外一定有未见;同时,我们在呈现未见时,内心中又都在保护它,我们要确保差异性,确保我是我,而你是你,这样,我们才能共存。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表示,所有的文学创造都来自对人类和世界的窥测和探索,参与着人类文明的丰富和发展。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创作的营养,而所有的一切都无法限制心灵的自由和想象力的高度。“以文学所见,展现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呼吸,承载和传达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最生动的气象;因文学未见,而求索、突破、寻找新的表达——或许是每一位真诚的写作者周而复始的期待和使命。”她说。

  中法文学论坛自2009年创办起已成功在北京、巴黎举办过四届。论坛成为两国文学交往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为双方作家创造了面对面研讨对话的机会,加深了对彼此文学世界的理解,也为两国民众打开了通过作家作品窥见对方历史文化、民族性格、世态人情的一扇窗。

【编辑:岳川】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