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乱港分子赴台“取暖”?台网友:别在台湾讲鬼话找温暖

乱港分子赴台“取暖”?台网友:别在台湾讲鬼话找温暖

2019年12月06日 11:41 来源:环球时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乱港分子组团赴台“取暖” 遭冷遇,岛内网友痛斥:别在台湾讲鬼话找温暖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崔明轩】一直声称得到蔡英文当局支持的香港泛暴派到台湾取暖,结果遭到冷遇,受邀的台当局官员集体缺席记者会。

  据香港《星岛日报》5日报道,由浸会大学、岭南大学和教育大学的学生会及“学生动源”召集人钟翰林组成的“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日前赴台湾,希望蔡英文当局能通过“难民法”,让港人有依据到岛内寻求政治庇护。他们向台湾当局提出三大诉求,包括呼吁各党派把“难民法”列为优先法案,或启动“港澳条例”第18条修法,以应对香港形势,并给予港人居留签注在台工作就业;同时尽快制定“难民法”,希望台湾“移民署”引用相关条例惩处香港警察。钟翰林称,根据“学生动源”的估计,最少有500多名香港中学生需要到台湾读书,其中包括因为“修例风波”而被香港警察登记资料的中学生,但到目前为止,台湾当局还没有明确的管道告诉港生如何到台湾就读,包括政治庇护。此外,这些中学生未满18岁,需要家人陪同,但不少家长反对他们参加示威,因此如果他们到台湾,势必要有台湾监护人。

  本周二,“时代力量”陪同代表团到“立法院”召开记者会,但受邀的陆委会港澳处、“移民署”及“教育部”竟集体缺席。了解内情的人士称,陆委会缺席的原因是主委陈明通未批准,所以无人敢出席;“移民署”以陆委会缺席为由拒绝出席,“教育部”则未提供任何理由。结果记者会现场相当冷清,岭南大学的陈颖茵在会上自说自话,不断哀求台湾当局修法。陆委会事后发表声明称,“对于处理台港交流及港人来台要求协助等事务,‘香港澳门关系条例’及其相关许可办法已有相关规范”,未就港生期望得到的保障做出具体响应。蔡英文4日称,一些香港学生希望到台湾就学就业,台湾都能在法律基础上提供协助,但“这个阶段不到需要修‘难民法’的时候,港澳条例本身就提供足够的法律基础来处理”。

  香港《大公报》5日称,“时代力量”的徐永明在记者会上批评民进党打“香港牌”获得选举红利之后,应更积极落实“难民机制”,质问蔡英文当局“是否在收割政治红利后,枪就丢了?”不过分析认为,徐永明此举一样是政治盘算。台湾“立委”选举明年1月举行,他只想利用残余的“香港牌”讨好台湾年轻选民,以及吸纳认为“蓝绿一样烂”的支持者。

  这不是香港学生代表第一次遭到台当局冷遇。今年9月,鼓吹“港独”的“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一行到台湾呼吁修订“难民法”,但民进党当局支吾以对。“行政院长”苏贞昌称,台湾对于相关事务应该有的法律,机制非常完备,都可以运作。陆委会称,“港澳关系条例”等对“政治庇护”与居留有明文规定。《联合晚报》分析称,台“立法院”2016 年初审“难民法”草案,适用范围为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士;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适用大陆地区人民,因此即使修法,若仍是这两个方向,就无法满足黄之锋等人的诉求。

  岛内民众也不欢迎。有台湾网民在PTT 论坛以“去你的今日台湾明日香港”为题发文称,“别傻了,没有一个国家会准许领土分裂的!英国不会,美国不会。你能想象关岛说要独立,美国可能的作为?…… 别在台湾讲鬼话找温暖”。此文一出立即获得热烈回响,有人担心黄之锋之流“会不会赖在台湾不走啊”,还有人直接点出,“人家说声援香港只是讲讲,精神支持而已,还信以为真。台湾有什么理由用税金养香港人?”《联合报》称,“难民法”的修法势必越来越趋近“台湾该如何衡量自身利害”,当局因此“口惠而实不至”。《联合晚报》称,蔡英文眼见选情渐趋稳定,颇有把选举从“统独”、蓝绿对决导向政策对决的意味,因此虽然不断口头声援,但依然与香港反对派保持微妙距离。香港《大公报》称,在所谓“国际战线”的眼中,香港暴徒已沦为“政治安全套”,用完即弃。

  在香港内部,参加示威游行的学生的前景也不被看好。根据香港保安局公布的数据,香港自6月9日以来发生900多场示威、游行及公众集会,截至11月21日,警方拘捕超过5800人,其中被落案控告人士中近四成是学生,102人为未成年人士。香港《文汇报》5日报道称,多家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高层人士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均表示,由于担心聘请到曾参与非法活动者,他们的公司会询问应征者是否曾参与暴力抗议活动,同时加强社交媒体的“背景检查”等。有总部设在香港的3家全球对冲基金经理透露,公司有不成文规定,他们将停止招聘港人。一家驻香港的猎头公司招聘人员也说,他的大公司客户越来越担心被卷入政治旋涡。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系高级讲师叶伟光称,公司当然不会公开表明不愿雇用香港年轻毕业生,“但暗地里对于聘用他们会感到犹豫”。

【编辑:朱延静】

港澳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