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疫后香港经济复苏态势整体向好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8日 21: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前夕,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陈茂波表示,新一届施政班子将“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相结合,着力破解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难题,疫后香港经济复苏态势整体向好。

  【同期】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 陈茂波

  经济复苏这一块,推动我们经济增长主要“三头(驾)马车”,一个是出口,一个是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个是消费。今年以来外围环境挑战比较大,所以外围的需求比较弱。固定资产投资这块我们就看见恢复得挺快的,尤其是跟内地全面“通关”以后,整个投资气氛就起来,所以在企业增加投资扩充业务这块,我们看见很明显的增长。那第三(驾)头马车消费是我们巩固复苏最重要的一个手段,一个是通过消费券的派发,另外一个是通过保住中小企业,包括给他们减少费用、减少税负,同时间也给他提供100%的银行担保,保住中小企业就保住后边的大量就业,保住就业就保住消费能力。

  【解说】2月22日,陈茂波发表《2023/2024年度财政预算案》,着重在数字经济、第三代互联网、人工智能、证券市场、绿色金融等多领域发力,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陈茂波介绍,本届特区政府成立了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及招商引才专组,旨在从全球引进高潜力的重点企业,提高香港竞争力,加速产业发展。

  【同期】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 陈茂波

  从去年(2022年)底这个办公室成立到现在,我们建了超过150家这些的企业,这方面工作我们主攻的范畴四个方面,一个是生命健康、医疗健康这块,另外一个是生物科技,再有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方面,还有是金融科技方面,从四个范畴去吸引这些企业,有一部分已经来了,在谈的过程里边,我们觉得还是挺顺利的。

  【解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首份施政报告中明确,将推动香港成为内地及海外政府和绿色企业的首选融资平台。在陈茂波看来,发行绿色债券正是特区政府发展香港成为亚太区绿色及可持续金融中心的重要一环。

  【同期】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 陈茂波

  去年我们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债券也好,贷款也好,加起来超过800亿美元。如果是绿色债券的发行量,我们的体量占了全亚洲的1/3。我们也有一个政策目标就是说,不单是体量,还要给香港在绿债多个方面定标准,定一些市场参考的基准。所以我们把香港定位作为绿色科技、绿色金融中心,是希望通过我们这边比较蓬勃的金融环境,支持这些绿色创科企业的发展,也让它蓬勃起来。

  【解说】谈及本地房地产市场,陈茂波认为,随着香港经济复苏,住宅物业市场交投活动和住宅售价均见反弹,特区政府将继续努力提速、提量,全方位增加房屋土地供应,以回应市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要。

  【同期】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 陈茂波

  客观来说,房地产市场比较平稳,房价比较平稳。未来五年把这一年算在内,差不多每年落成的单位接近2万个单位,供应也比较稳定。青年人买房这方面我们是很关注的,如果能减轻他们的买房子的负担,我是很愿意动脑筋的。比方在预算案里边,我们就说,1000万(港元)以下的住宅,它的印花税,我们就大幅调整了,大家如果是买一个1000万(港元)以下的房子,现在付的印花税就便宜很多了。

  【解说】在任期内多次赴内地考察交流,陈茂波深感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所带来的巨大机遇。过去一年,他亦见证了香港金融市场以自身独特优势贡献国家大局所做出的努力。

  【同期】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 陈茂波

  往后的发展,我们更重要是用好“一国两制”给香港很独特的优势,一个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当然另外香港也有我们本身的区位优势了。这一年金融在互联互通这块有不少突破,一年以来我们增加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互联互通,港币–人民币双柜台也出台了。另外允许国际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话,它可以纳入互联互通里边的“南向通”,就把香港的人民币产品的选择丰富了。我们也准备推出国债期货,也已经得到中央同意在这边推出利率的互换通。在国际上不管是贸易结算或者是一些国家,它的储备货币用人民币会越来越多。这从国家的大战略来说,也助力人民币稳慎推进国际化,所以这是在“一国两制”里我们能发挥的作用。

  记者 范思忆 梁源 香港报道

责任编辑:【卢岩】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