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聚焦“慈善与文化” 慈善百人论坛探讨中国公益的本土化转型

聚焦“慈善与文化” 慈善百人论坛探讨中国公益的本土化转型

2019年11月19日 22:1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聚焦“慈善与文化”慈善百人论坛探讨中国公益的本土化转型
    第十二次慈善百人论坛聚焦“慈善与文化:中国公益实践与理论的本土化转型”。

  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王祖敏)由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主办的“慈善与文化”第十二次慈善百人论坛日前在山东举办,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与中国历史、现实和发展追求相适应的现代慈善理念价值和实践方式。

第十二次慈善百人论坛现场。
第十二次慈善百人论坛现场。

  在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本次论坛轮值主席杨平以“中国公益的本土化道路”为题,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公益价值观演变历程进行了深度探讨。

  杨平将中国公益价值观演变历程划分为“萌芽”“外来引入”“本土发展”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扩散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出现动员全社会进行资源捐赠、扶助弱势群体的组织化行为,其价值观主要还是中国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外来引入”阶段,始于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妇女大会,扩散至21世纪前10年,本土组织出现并深受外来价值的影响,价值观特点是自下而上、权利本位、社会权力制衡国家与市场;“本土发展”阶段始于2008年,延续至今,在公益参与主体不断扩展,既有形态被改造、公益价值受到商业价值冲击的同时,开始出现从中国传统价值汲取资源建设本土化公益的自觉。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原在对主旨报告的评议中称,报告将公益理念发展与社会变动结合起来研究分析,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在公益事业发展过程中价值观是恒定的,在历史演变中其基本内涵并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价值伦理。具体到公益慈善领域,即变的是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公益慈善的组织和行为,而不是公益慈善的价值观。

  沈原表示,应该要把由社会生产的公益与国家和市场生产的公共物品区别开来,社会中由社会组织来生产公益。因此,公益发展变化的一个基础线索就是看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在案例分享环节,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主任、原国际小母牛组织中国主任陈太勇与台湾大华科技大学董事长、台湾财团法人“张老师”基金会前董事长暨执行长张德聪从实践者的角度,分享了“海惠·小母牛”与“张老师”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成效。

  结合主旨报告与案例讨论,与会嘉宾达成共识——处于巨变时代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面临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双重挑战,中国的公益慈善组织需要回归初心,彰显社会本位,同时又要创新社会价值,获得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在此过程中,行动者有责任探索自身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联系,提炼与总结自身实践的成效与困局;思想者有责任构建兼具本土实践适应性与世界及未来眼光的创新公益慈善文化体系。

  慈善百人论坛由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主办,拟通过建设一个坦诚高效的对话平台,聚合华人世界先进的慈善理念和创新经验,引领并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据悉,拟于2020年举办的第十三次慈善百人论坛主题为“慈善与教育”。(完)

【编辑:白嘉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