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大象,大象,“躺平”之后你们要去何方?

大象,大象,“躺平”之后你们要去何方?

2021年06月08日 1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8日电(记者 宋宇晟)一路“逛吃”迁徙的象群近来持续引发关注。

  很多人每天都在关注同样一个问题——今天大象到哪儿了?

图为监测到的象群。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图为监测到的象群。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从一路北上,到总体向西迁移。7日消息显示,当日早上,象群陆续躺下睡觉。监测人员发现,即便躺着睡觉,象群对小象的保护也是严严实实,小象醒后自己都无法走出重围。

  如果从去年3月离开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算,象群已出游1年3个月,行程几乎跨越了半个云南。有媒体称之为象群“罕见的向北迁徙”。

  对于大象来说,向北迁徙的确罕见。

  毕竟,从整体趋势看,在过去的几千年间,大象的迁徙路线大体是不断向南压缩的。

图为监测到的象群。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图为监测到的象群。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回溯历史,大象的生存活动区域其实有着不小的变化。

  你或许很难想象,在今天的河南、山东一带,曾生存着为数不少的大象。

  自上世纪,安阳殷墟就出土了象骨、象牙以及带有象纹饰的器物。而殷墟甲骨刻辞中“获象”的记载也证实,商代在今天的中国北方的确有野象存在。

  《吕氏春秋》《孟子》《国语》《华阳国志》等古籍文献也显示,在历史上,黄河下游、淮水一带、长江流域,乃至四川等地,均有大象活动。

图为6月3日在晋宁双河乡监测到的象群。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图为6月3日在晋宁双河乡监测到的象群。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大象真的有可能在这些地区生活吗?

  首先,当时的北方气候较今天更为温暖。

  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气象学家竺可桢指出,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

  同时,在距今几千年的商代,黄河下游人口密度远小于今天的人口密度,天然植被广布,大象完全可能在这一地域找到适合的栖息地。

  甚至于,有学者认为,河南一带古称“豫州”中的“豫”字,也和大象曾在此活跃关系密切。

图为云南森林消防监测到的象群画面。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图为云南森林消防监测到的象群画面。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既然如此,今天野象的生存范围又为何南退至云南境内?

  其中原因,既有一定历史时期内气候的变化,也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有关。

  西周中期以降,北方气候渐转为干寒,在此生存的动植物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例如,《竹书纪年》就记载,公元前903年、公元前897年,长江支流汉水曾两次结冰。较之更北的黄河流域自然也备受影响。而这样跌至冰点的气温显然不适合野象生存。

  这种寒冷的情况在约一两百年后有了改观。春秋时的文献记载中,气候又和暖了起来。

  《左传》中提到,位于今天山东的鲁国出现了冬季无冰的情况。古文献显示,春秋时齐国国都临淄附近有亚热带植物竹林生长。

  也是在同一时期,《左传》中出现了楚人驱象作战的记录。显然,此时大象的活动范围依然可达江淮流域。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气候变暖了,目前的研究显示,象群却并未北返至黄河下游附近。有学者就认为,这与人类活动不无关系。西周中叶以后,气候变寒,加上人们的开发活动,造成中原地区生物植被的退化,才迫使象逐渐向南方迁徙。

  在此后的历史中,在气候反复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大象一路南迁。

图为云南森林消防监测到的象群画面。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图为云南森林消防监测到的象群画面。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史籍文献中,不乏野象进入人类生活区域的记载,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应对闯入野象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南史》记载,公元6世纪在南朝梁,有数百野象出现在今天安徽一带,到处寻找食物,“坏人室庐”。

  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则记述了这样的情况:在今天广东潮阳到惠州一带,有很多野象;当地人把象鼻当作一种美味,还人人“争食”。

  《宋史》中则有北宋初年,有象出现在今湖北一带,踩踏民田、食民苗稼一类的记录。而当时人的处理办法是将大象捕获。

  宋代以来,随着岭南地区冬半年多次出现冰雪、霜冻等寒冷现象,加之人类活动愈发频繁,象群活动范围进一步缩小。

  到明清之际,中国境内大象的活动范围已与今日大体相当。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时,大象曾被用于军事行动。有文献指出,吴三桂在被清朝封在云南为平西王后起兵反清;期间,吴三桂在北进湖南时使用了象军。

图为监测到的象群。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图为监测到的象群。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和历史上应对闯入大象的方式不同,在此次应对云南野象迁徙过程中,几乎形成了全网追剧热潮,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千万不要伤害它们”“希望它们平安回家”……

  为保证“人象平安”,近日,相关工作人员还在沿途投喂象食,诱导象群向西、向南前进。

图为6月4日在晋宁双河乡监测到的象群。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图为6月4日在晋宁双河乡监测到的象群。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在此次“全民追象”中,“不伤害大象、人象和谐共处”已成为共识。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正从过去的敌对、利用,走向尊重与共生。

  “人类与野生动物该如何和谐共处?”“如何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问题或许在此次象群迁徙中,已经找到了答案。(完)

【编辑:叶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