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致病机制揭示

分享到:

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致病机制揭示

2024年03月27日 13:12 来源:科技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科技日报讯 (邸金 记者颉满斌)记者3月25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教授郑海学团队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ASFV)在猪体内感染的靶细胞,以及在靶细胞内延长感染的机制。这项研究系统阐明了ASFV感染的细胞嗜性、病毒复制和感染动态,以及激发免疫反应的特征,为鉴定ASFV感染路径和阐明感染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数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

  郑海学介绍,非洲猪瘟是世界养猪业的“头号杀手”。然而,ASFV在猪体内真实生理环境下感染的靶细胞及其在靶细胞内延长感染的机制仍不明确。针对此问题,该研究利用单细胞测序,结合流式细胞术、多色组织芯片和体外感染鉴定等多种技术,对ASFV感染过程中脾脏细胞类型组成的动态变化、感染细胞嗜性、调控免疫应答、抗病毒反应规律,及其延长感染机制等进行了研究。

  研究首先建立了ASFV对猪感染致死的模型,测定了各组织感染指标的消长规律。研究发现,脾脏是ASFV病毒载量最高的器官。因此,研究人员选择感染病毒的猪脾脏进行单细胞测序,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及实验验证,确定了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是脾脏中感染ASFV的主要细胞类型。

  “ASFV感染造成了巨噬细胞大量死亡,一种罕见的单核细胞亚群成为病毒感染的主要细胞群。”郑海学介绍,对单核细胞亚群的谱系分析表明,它们是由骨髓紧急运输而来的未成熟单核细胞,该群细胞均未表达或低表达单核细胞的标记分子CD14。“这使得它们能够躲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杀伤’。未成熟单核细胞作为ASFV感染的重要靶细胞还从未被发现,也没有被报道过。”郑海学说。

  同时,通过对感染ASFV的靶细胞开展研究,团队发现,细胞凋亡、干扰素反应和抗原呈递能力,在这些单核细胞中被显著抑制。这有利于ASFV在猪体内感染和复制。(科技日报)

【编辑:李岩】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