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中国东盟“抱紧”构筑东亚整合契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中国东盟“抱紧”构筑东亚整合契机
2009年01月20日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20日电 香港《大公报》20日刊文说,2008年与2009年之交,一连串的政治、经贸利好,使中国东盟的关系在新的一年呈现出突破性的发展,开启了东盟“10+1”的战略新局。中国和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密切,也成为东亚整合的契机。

  文章摘录如下:

  2008年年末,中国外交部宣布,中国政府向东盟派驻大使,资深外交家和国际法专家薛捍勤成为首任大使。2009年1月1日,中国对原产于东盟10国的部分税目商品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税率。实施协议税率的税目数约为6750个,相对于最惠国税率,平均优惠幅度约80%。2009年,中国关税总水平仍为9.8%,而对东盟平均关税降到2.8%。据最新消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有望于2009年上半年率先试行人民币结算。

  这一连串的政治、经贸利好,使中国东盟的关系在新的一年呈现出突破性的发展,开启了东盟“10+1”的战略新局。

  向东盟派驻大使

  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当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17年来,双边关系迅猛发展。在政治领域,中国秉承“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和东盟10国分别签订了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政治文件。在和东盟的战略合作层面上,2003年中国成为东盟外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国家。

  目前,双方政治对话的机制已经非常完备,包括了领导人会议、9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5个工作层对话合作机制。加上这次中国向东盟派驻大使,将使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推进到日常化沟通协作的程度。

  中国在除旧布新之际,向东盟派驻大使,表达了中国对东盟的重视。对中国而言,这是中国2008年大国外交的收官之作;对东盟来讲,这无异于一枚定心丸,确保了中国引擎对本区域经济的持续提振效应。

  如果放以更为宽广的区域视野,中国向东盟派驻大使也是东亚整合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日韩三国已经开始进行首次东北亚的峰会。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地区就涵盖了东南亚和东北亚两大区域。多年来,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呈现出东盟和东北亚三国“10+3”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并没有达成地区一体化的共识,基本上是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分别合作的松散模式。

  主要原因在于,中日韩三国尤其是中日两国没有达成区域整合的共识。金融危机时代,在东盟“10+3”面临经济困境的情势下,中日韩三国峰会达成了合作共御金融危机的共识,东北亚的“拳头”已经攥紧。这样一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就不再是“10+3”而是“1+1”。中国此时向东盟派驻大使,就起了在东北亚和东南亚穿针引线的纽带作用。

  在经济层面,双方于2002年11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此外,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农业、信息通信、非传统安全领域、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交通、文化6个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目前,中国和东盟自贸区的谈判进程正在有条不紊进行。

  1月17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东盟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额2311.2亿美元,占全年外贸总额9%,同比增长13.9%,双方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关系。未来,中国—东盟将成为世界上拥有近20亿消费者的自由贸易区,也是被称为“未来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自贸区。

  试行人民币结算

  此外,东盟属于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严重依赖中美日三国。中美日三国被东盟称为三大“经济引擎”。当前,美国经济哑火,日本经济2009年度将进入停滞期。虽然中国贸易也遭受影响,但是中国强大的内需刺激计划和推进外贸发展的举措等,能够确保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不会低于8%。

  这就意味着,中国作为东盟经济引擎的作用虽然力道有所减弱,但功能依然强劲。中国在新年度对东盟实施自贸区协议税率和在贸易上推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凸显中国愿意帮助东盟走出金融危机困境的大国责任感。

  东亚区域各国和欧盟不同,区域内部存在着政治制度的不同、宗教民族文化的差异,还有历史的死结和现实的矛盾纠缠,相关国家还存在着领土争端,恐怖组织还时不时地在区域内制造混乱。在此情势下,中国向东盟派驻大使,就是在中国和东盟之间建立一个直接解决双方矛盾的机制;中国和东盟稳步推进自贸区的一揽子经贸举措,则是确保双方的利益和经贸双赢。中国和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密切,也成为东亚整合的契机。(张敬伟)

【编辑:官志雄
    更多海外华文报摘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