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探访雄安新型肺炎医学观察点:隔离人员“吃得好,不孤单”

探访雄安新型肺炎医学观察点:隔离人员“吃得好,不孤单”

2020年02月04日 14:4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抗击新型肺炎)探访雄安新型肺炎医学观察点:隔离人员“吃得好,不孤单”

  中新社雄安2月4日电 题:探访雄安新型肺炎医学观察点:隔离人员“吃得好,不孤单”

  中新社记者 崔涛

  走进位于雄安新区安新县的燕赵商务酒店,薛淼正在不断地接听电话,一边联系购买医疗防护物资的事情,一边记录着隔离人员的情况。

  1月27日,燕赵商务酒店被整体用作雄安新区的一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隔离医学观察点,用来对武汉返乡人员、湖北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观察。安新县中医院院长薛淼带领14人的医疗团队进驻酒店,成为146名隔离人员的“大管家”。

  医护人员身兼数职

  57岁的的薛淼是第二次带领团队参与防控重大疫情了,上一次是在17年前的“非典”(SARS)时期。

  从1月27日安新县设立隔离医学观察点开始,薛淼就一直坚守在这里。在医学观察点,每个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休息的时间很少。

  “我们的医护人员都是身兼数职。”薛淼说,因为需要观察照顾146名隔离人员,薛淼和她的团队除了做好医护人员这个角色,还是保洁员、消毒员、送餐员、医疗废物处理员和心理咨询员。

  薛淼介绍说,进入隔离区的医护人员里面穿着医用手术服,外面是一层一次性的隔离服。因为隔离服非常紧缺,医护人员都穿着纸尿裤。“从隔离区出来后,里面的手术服都湿透了。”薛淼说。

  在业务上精明能干的薛淼随身带着一个本子,里面记满每天做的事情以及需要解决的事情,身上仿佛有用不完的劲儿。唯独在说起自己的父母时,眼圈泛起了泪光。

  “我的父母今年都86岁了,因为我们全家都在防疫一线,没人能照顾他们,他们打电话总说太孤独、太害怕。”薛淼说,“我知道他们是惦记我。”

  薛淼最担心的事还是医疗物资的紧缺。“我们只剩下五六套防护服了,平时我们都不敢用了,这些要留给采集咽拭子的医护人员穿。”

  隔离人员吃中药练八段锦

  39岁的刘亚军刚测完体温,36.5℃,他即将解除14天的医学观察,可以回家了。

  由于春节前夕武汉回乡亲戚的一次拜访,刘亚军和父亲被隔离观察。居家隔离几日后,刘亚军和父亲来到了燕赵商务酒店,继续他们的隔离生活。

  刚来医学观察点的时候,刘亚军感觉“不适应”。“我感觉自己发烧了。”刘亚军说,经过院长薛淼和医护人员的检查,刘亚军只是因焦虑引起的血压升高,吃了降压药,身体恢复了正常。

  刘亚军逐渐放下心中的顾虑,渐渐明白,隔离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谈起多日来在医学观察点的感受,刘亚军表示,在这里“吃得好,不孤单”。

  刘亚军的一日三餐都是医学观察点免费提供的,由医护人员送到房间门口,早餐有牛奶,午餐是三菜一汤,晚餐还有水果。刘亚军从小不吃肉类,医护人员特意为他准备了素食类饭菜。

  每天早上9点,吃过早餐,在微信群里,医护人员会推送一些练习健身功法《八段锦》的视频,刘亚军按照视频中的内容,尝试练习,有时候也在屋里跑跑步或者看看书。

  每天,医护人员还会送来一些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研制的中药制剂,为房间消毒,清扫垃圾,还会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他们的顾虑。

  经过多日的相处,刘亚军和医护人员成为朋友,乃至“战友”,从心底感激这里的医护人员:“真的心疼他们,他们太辛苦了。”

  刘亚军托朋友买来十箱橘子,分给了隔离人员和医护人员。

  在刘亚军看来,虽然人被隔离了,但是心却不孤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健康走出这里,继续美好的生活。(完)

【编辑:白嘉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