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女性职场平等度排名:这两个国家垫底 “女性力量”可期

女性职场平等度排名:这两个国家垫底 “女性力量”可期

2020年03月09日 21:55 来源:国是直通车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女性职场平等度排名,垫底的居然是这两个国家

  国际妇女节后的第一天,让我们来看看几份关于女性的报告。

  联合国妇女署在国际妇女节前夕发布的一份题为《北京会议召开 25 年后妇女权利审查》的报告,审查了自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的25年中,在性别平等和增强妇女赋权领域的全球进展。

  1995年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非政府组织的31549人论坛围绕“平等、发展、和平”主题,讨论了全球妇女关注的问题及涉及妇女的各类问题。

  但联合国妇女署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各国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的进展缓慢,且来之不易的成果也正遭受威胁。

  梳理联合国妇女署发布的《北京会议召开25年后妇女权利审查》报告,职场两性失衡主要有如下3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女性平均工资比男性低。

  制图:侯雨彤

  第二,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比例比男性低。

  制图:侯雨彤

  第三,女性担任要职的比例比男性低。

  制图:侯雨彤

  其中对于从事高水平学术工作的女性比例较低的问题,英国杂志《经济学人》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女性不如男性自信。

  《经济学人》援引美国及欧洲五所高校一组研究人员发布的一篇工作论文的研究结果来支持这种假设。

  该论文统计了247场学术报告和研讨会的与会人数及与会者提问。这些学术活动是在十个国家的35所高校内举行,内容涵盖生物学、心理学和哲学。

  平均每场研讨会有半数参会者为女性,不过男性与会者向发言人提问的可能性却是女性的2.5倍以上。人们也许认为发问是能力更强的表现(这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

  不过该论文指出,只有在男性首先发问的研讨会上,才会出现男性提问者远多于女性提问者的情况。如果第一个提问的人是女性,那么平均来看,提问者的男女比例就和与会者的男女比例相当。

  此外,《经济学人》杂志基于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参与度、薪资、育儿成本、产妇权利和陪产权利、商学院申请,以及女性在高管层、公司董事会和议会中的比例这10个指标,对29个国家的女性职场平等度做了排名。

  其中注重平等的北欧国家普遍表现较好,而日本、韩国和土耳其的女性职场平等情况仍严重落后。

  在韩国,女性薪资平均比男性低35%,在管理人员中仅占七分之一席,公司董事中仅占三十分之一。在排名第一的冰岛,女性在高管和董事中的占比接近一半。特朗普治理下的美国从第20位上升至19位,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

  《经济学人》杂志进一步指出,为了提升女性领导力,在公司董事会中实行强制性的配额制成为了一种有益的尝试。

  自挪威2008年实行强制性的配额制后(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把至少40%的席位留给女性),配额制如今已风靡各地。在比利时、德国和法国,大型上市公司董事会内的女性比例为30%至40%,是十年前的三到五倍。在没有实行配额制的美国,董事会内女性比例缓慢上升至20%。

  但另一方面,《经济学人》也指出,鉴于职场的复杂性,不宜如此简单地按照配额制处理,这类措施最多可被用作能加速职业平等化进程的临时性工具,而非永久性的解决办法。

  运用其他措施改善女性在职场上晋升的前景对女性和她们的雇主会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如应鼓励男性休育儿假,这样女性在职场登顶的机会就不会因育儿而受损;弹性工作制应成为常态;高质量的托儿服务及更灵活的学校日程安排也会有所帮助。

  “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帮助更多中低收入女性保住工作,以及创造条件让她们更容易凭自身才干力争上游。” 《经济学人》提道。

  “女性力量”未来可期

  在去年3月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经济峰会分会场上,与会嘉宾围绕“女性领导力:变革新势力”这一议题,探讨女性在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富达国际首席执行官黎诚恩在会上指出,女性在参与企业管理方面,更重要的是一种决策能力。如果女性跟男性能结对管理的话,企业的生产力会更高,能更好解决问题。

  “因此,要让女性真正有机会跻身领导层级,在入职、绩效、薪资、激励机制等方面作出一些调整,这样的调整是渐进的,每一步都会朝着大目标迈进。” 黎诚恩说道。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职场上对于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将越来越少,女性在突破职业成长“天花板”的奋斗之路上更为从容,不受阻挡。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推特上呼吁的那样:几个世纪以来,歧视、父权制和厌女症已经在我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框架中造成了性别权力差距的鸿沟。在妇女节,我呼吁所有人(无论男女)都加入到争取性别平等的斗争中来。

  作者:梅亚雯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