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北京设100处飞絮监测点 首次发布杨柳飞絮预测预报信息

北京设100处飞絮监测点 首次发布杨柳飞絮预测预报信息

2020年04月15日 03:19 来源:北京青年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北京设100处飞絮监测点 首次发布杨柳飞絮预测预报信息

  下周将迎第二轮飞絮高峰

  本报讯(记者 王斌)今春本市将出现三次杨柳飞絮高峰,目前首轮高峰已接近尾声。预计4月20日左右将出现第二次高峰,主要飘絮树种是欧美杨和垂柳。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今年全市设置100处飞絮监测点,在全程监控飘絮情况的基础上,首次发布杨柳飞絮预测预报信息。此外,为让飞絮治理更精准,本市启动杨柳雌株信息采集工作,采集范围精确到每一条街、每一段路,逐一录入杨柳雌株的位置、生长状况等数据,预计明年将上线“北京飞絮防治APP”,方便各区及有林单位开展精细化治理。

  北京的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开始,到5月中旬结束,大约40至50天,但并非整个飞絮期都漫天飘絮,飞絮量较大的高峰期只有20天左右。为最大限度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今年全市在杨柳雌株分布较密的地区建立了100处监测点,包括丰益公园、绿堤公园、古塔公园、平房地区、东风公园、安贞地区、清华西门等地,对春季飘絮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在此基础上,北京市气象局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今年首次联合发布杨柳飞絮预测预报信息。

  根据预测,今年杨柳飞絮高发期将有三次,第一次在4月10日左右,主要飞絮树种是毛白杨,目前已经进入尾声。由欧美杨、垂柳等带来的第二次高峰期将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三次高峰在5月中旬,飘絮树种是欧美杨,主要发生在部分山区,对城区影响较小。市民可根据预报信息,提前做好个人防护。

  此外,为让飞絮治理工作“指哪儿打哪儿”,市园林绿化局正在筹备研发“北京飞絮防治APP”,方便全市各区和有林单位开展杨柳雌株的精准定位。目前,杨柳雌株信息采集工作已经启动,将全市杨柳飞絮重点治理区域划分为网格,仅五环内就有28万多个网格,最小网格为50米×50米范围。采集人员精确到每一条街道、每一段路,逐一录入杨柳雌株的位置、生长状况等各项数据,为今后的治理工作提供详实的信息。

【编辑:罗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