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农光互补”扶贫车间托起湖南高寒山村致富梦

“农光互补”扶贫车间托起湖南高寒山村致富梦

2020年05月01日 17:0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农光互补”扶贫车间托起湖南高寒山村致富梦
    从山区荒地上搭建的小河村“农光互补”扶贫车间。 傅煜 摄

  中新网邵阳5月1日电 题:“农光互补”扶贫车间托起湖南高寒山村致富梦

  记者 傅煜

  棚内加工农产品,棚顶光伏发电,满足棚内设备用电需求之余,还能为村集体创收;村民同时可通过产业分红、家门口就业等方式增收……在湖南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小河村,一个围绕产业发展巧妙搭建的“农光互补”扶贫车间,托起当地村民的脱贫致富梦。

  小河村位于湖南地理之心区域平均海拔800米的大山之中,素有湖南“小西藏”之称。全村有村民259户105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324人。由于地处高寒地区,这里耕地面积少、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乏力,贫困发生率高达30.7%,属于省级深度贫困村。

  因独特的生态优势,小河村拥有大片原生态野生茶树。茶山这个“聚宝盆”缘何未变成村民们的“金饭碗”?两年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帮扶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发现,村里虽然制茶历史悠久,但加工方式粗放,一直未形成规模,尚停留在自给自足阶段。

  “要让村里的‘经济血脉’流起来,何不因地制宜建一个加工厂,发展制茶产业?”经走访调研,工作队队长、驻小河村第一书记谢历冰和队员们一拍即合,决定在野生茶资源上做文章。

一些村民成了车间拿工资的制茶工。 傅煜 摄
一些村民成了车间拿工资的制茶工。 傅煜 摄

  发挥电网企业的技术和专业优势,小河村的产业发展蓝图迅速铺开:利用恒温、恒湿的光伏发电大棚,建设集茶叶加工、晾晒、储存等为一体的“农光互补”扶贫车间;成立村集体全资占股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展野生茶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让“资源变资产、绿叶变金叶”。

  2019年3月,占地770平方米、年发电量6万千瓦时的“农光互补”扶贫车间在小河村建成运行。“每年仅光伏发电就可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纯收入。”谢历冰介绍,车间屋顶发电、屋内加工的立体化设计,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此外,绿色光伏发电替代传统的“伐薪烧煤”,既环保又提升了茶叶产品质量。

  从外面看去,这个全玻璃的现代化车间内,萎调、杀青、揉捻等茶叶生产环节一览无余,十分“透明化”。此时正值小河村茶园的采收季节,每天下午5时许,不少村民将刚采摘的鲜叶集中送到车间加工,由村合作社按市场价收购;另一些村民则成了车间拿工资的制茶工。

  村民刘连位一家是扶贫兜底户,几乎都没有外出劳动能力,家中处处捉襟见肘。去年扶贫车间建成后,通过上山采茶,他和家人不到3个月就入账6000多元。“短短几个月赚的钱比以前一年的还多。”刘连位感叹。

  45岁的贫困户刘耀平此前在长沙一家电烤炉厂打工。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决定在扶贫车间制茶。“每天至少可以拿到100元工资,在家门口就业花销少、更轻松,算下来和在外面收入差不多。”

谢历冰查看黑木耳长势情况。 傅煜 摄
谢历冰查看黑木耳长势情况。 傅煜 摄

  申请注册野生茶商标,实现村内无线WiFi全覆盖,借助电商平台打通销路……在扶贫队的努力下,搭上“互联网+”快车的“小河野生茶”开始走出深闺,行销四方。目前,“小河野生茶”已通过国家“中小叶工夫红茶一级”检测,远销重庆、北京、广西、湖北等地。

  眼看“致富茶”走上正轨,考虑到产茶具有季节性,湖南市场上的黑木耳大多来自外省,去年9月,扶贫队又引进了黑木耳种植,作为小河村的第二产业。“小河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原生态环境,恰好适宜黑木耳的生长。发展易储存、高附加值的茶叶、木耳等干货产业,也突破了当地交流不便、物流限制。”谢历冰对此思路清晰。

  冬制木耳夏炒山茶,通过搭建全年“无休”的扶贫车间,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相关产业,而今小河村以高质量脱贫出列,村集体纯利润突破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1.2万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1%以下。近两年,该村累计为84户贫困户分红近30万元,村民医保全部由村集体出资缴纳。

  现在的小河村,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楼散落山间,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向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的变化太大了,简直是翻天覆地!”说起村民现在的甜日子,村支书刘泽荣满脸兴奋与自豪。(完)

【编辑:陈海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