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武汉协和专家杨东亮:如何以“免疫”战“大疫”

武汉协和专家杨东亮:如何以“免疫”战“大疫”

2020年05月11日 17:40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协和专家杨东亮:如何以“免疫”战“大疫”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题:武汉协和专家杨东亮:如何以“免疫”战“大疫”

  中新社记者 张素

  “新冠病毒确实有别于我们既往所熟知的冠状病毒,它的感染、传染及最终导致疾病进展的过程有明显特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病与免疫研究所所长杨东亮说。

  过去40多年,杨东亮一直从事传染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作为武汉抗击疫情的主要阵地,他与同事在第一时间投入抗疫,积累了不少经验。近日,他受未来论坛邀请在《理解未来》科学讲座上分享经验。

  控制人体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角色

  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截至4月10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918例。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截至记者发稿时,全球超过410万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宿主免疫功能在控制新冠病毒感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详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杨东亮说。

  医学上将人体免疫系统分为以下层次:一是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二是细胞层次,即“免疫细胞”;三是分子层次,“免疫分子”在免疫应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免疫系统功能也被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免疫防御,主要有助于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二是免疫自稳,“如果用来清除损伤、衰老细胞的免疫应答认错对象,将正常细胞错误识别并清除,就会导致病理反应”;三是免疫监视功能,即“在体内随时巡逻,发现发生突变或恶变的细胞并及时清除”。

  免疫应答大致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其中,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强度有限,而特异性免疫应答分为主要依赖于T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和主要依赖于B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

  “疫苗之所以有效,在于疫苗产生的免疫应答具有记忆力。”杨东亮提醒,部分冠状病毒属病毒如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过程中诱导产生的抗体,虽然一部分可以产生保护作用,但也有一部分特殊抗体不但没有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促进病毒再感染,这被称作抗体依赖增强作用。新冠病毒感染可以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这种抗体会否有增强作用,迄今还没有足够证据说明。因此,研发疫苗时需要谨慎避开或评估疫苗接种所产生的抗体应答。

  重症患者炎症风暴中的重要角色

  杨东亮说,大多数新冠病毒感染者表现为轻症或中度症状,15%左右的患者将发展为重症,其中,5%的重症患者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细胞因子风暴又称为炎症风暴,主要是指机体感染以后产生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大量分泌造成很多器官损伤或者患者死亡。那么,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以后,哪些细胞因子在炎症风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轻症患者相比,重症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0的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者。”杨东亮回答说。研究发现,白介素6可以启动B淋巴细胞应答和急性期反应,促进合成急性期蛋白,有助于机体抵抗病毒感染。同时,过高的白介素6可导致血栓形成、血管渗漏和心肌功能障碍相关各种病理变化,导致组织缺氧、低血压、多器官功能障碍和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它还对T淋巴细胞应答产生抑制。

  杨东亮表示,目前对于炎症风暴尚未有特效药,临床使用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但不是大剂量使用,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评估。靶向上述炎症介质的治疗策略已得到重视,尤其是以白介素6为靶点的治疗已进行一定规模的临床研究,在部分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到较好效果。不过由于观察数据有限,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免疫压力是病毒变异驱动因素之一

  既往研究表明,病毒变异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宿主的免疫压力和病毒本身生物学特点。杨东亮以新冠病毒的潜在天然宿主蝙蝠为例说,蝙蝠具有高代谢性、高DNA修复能力,且始终处于高活化的天然免疫应答状态,同时又是低炎症状态。因此,它抑制了病毒繁殖及其造成的损伤,使得机体能在不完全清除病毒的情况下与其长期共存。

  那么,无症状感染者的免疫系统是否比其他患者更强?杨东亮认为“不完全是肯定的”。他解释说,病毒进入人体、形成感染后,大多数结局是隐性感染——病毒确实在机体细胞内进行了繁殖,具有一定传染性,但最终病毒被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清除。

  出现这种结局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病毒感染剂量不够大,机体有正常的免疫功能,所以没有产生病理损伤,不出现症状;另一种是病毒感染量很大,传染性很强,但机体免疫功能也很强,所以感染者不发生疾病。

  他据此建议人们平时注意正常作息,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也就是中医老话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完)

【编辑:白嘉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