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各国都有方舱医院,为什么说中国方舱是一项创举?

各国都有方舱医院,为什么说中国方舱是一项创举?

2020年05月15日 19:28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德国的方舱医院有些只负责检测,西班牙和美国的方舱医院收治的是没被感染的其他患者,印度的方舱医院由火车车厢改造,还有的方舱医院只放一把椅子……

  尽管方舱医院的概念不是在这次疫情中诞生,但是中国方舱医院是我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项创举,方舱医院科学、有效地发挥疫情防控价值,对于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发挥了重要作用。5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方舱医院集中收治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

  临时设施达不达标?患者在密闭空间聚集怎么办?心理不稳定怎么办?在武汉疫情比较严峻地形势下,这些都是方舱医院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上海市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领队、东方医院灾难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韬解释,方舱医院的工作环境和以往医院的工作环境有很大不同,因为方舱医院是临时抢建的大型公共场所,其中的设施,包括患者进入以后的感受肯定和平时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患者绝大部分是轻症患者,有一定的活动度,也可能聚集,这对医疗管理来讲也是一个新课题。另外一个比较严峻的现实是,在方舱医院里救治的患者,其家属可能已经得病,或者部分患者家属是重症甚至已经去世,这对他们的心理都是不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进入方舱医院工作,怎么样地做好医护工作?怎么样地做好医疗管理?

  从无到有:创造中国速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宋树立介绍,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一段时间里武汉病人一度呈“井喷式”增长,对于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床位压力非常大。党中央果断作出建设方舱医院的决定,集中地改造武汉市一批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第一批有4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仅用了29个小时就投入使用,应该说创造了“中国速度”,也创造了“中国经验”。

  2月5日开始,方舱医院收治患者,到3月10日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休舱,这一段时间,16家方舱医院共收治患者12000余人,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成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重要基础,在防与治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8000多名医务工作者和武汉当地的医务人员在方舱医院并肩作战完成救治任务。

  尽收尽治:发挥集团军式“作战”优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介绍,在武昌方舱医院一共有15支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800多位医护人员在一起工作,大家的工作理念、习惯,还有方式方法上有很多不同。我们来到这个环境里就是一个医院,我们要迅速进入状态,迅速进行磨合,迅速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战斗力。

  武昌方舱医院也是以武大人民医院为主要骨干,我们围绕他们工作,因为武大人民医院是当地医院,也是武昌方舱医院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最了解当地情况,他们最了解武汉方言,所以在这里形成一个主轴线。武大人民医院副院长万军是武昌方舱医院正院长,还有另外几个主要医疗队的领队是副院长,我们这支管理团队里的核心骨干有一大部分都是武大人民医院的,都用武大人民医院的信息系统,用他们的组织架构,共同商议制度和流程,形成同质化管理,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

  马昕说,在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管理模式,我觉得非常不错。方舱医院和平时医院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前医院都是一个一个病房,在方舱医院,一个舱室里可能有几百个病人,管理模式和以前是不一样的,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我们发现病人当中有很多是党员、干部,还有很多社会知名人士,他们非常愿意参加到我们的医疗管理当中去,我们动员他们加入,一起共同管理。他们的号召力非常强,在方舱内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主流力量,让其他病人一起向上、一起团结、一起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配合得非常不错。

  另外,在武昌方舱医院和其他方舱医院一样,这里都是轻症患者,我们这里的治疗和重症监护室不一样,我们会给病人常规治疗,给病人做些像康复治疗、心理治疗、中医药治疗等,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在武昌方舱医院,不是所有学科的队员都来了,是有限的学科治疗很多不一样的疾病,这时候远程会诊、互联网医疗就起了作用。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大后方,他们通过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可以让我们给病人做全方位的治疗。例如,在武昌方舱医院,因为华山医院皮肤科还不错,能不能帮病人治疗一下经久不愈的皮肤病?我们就通过互联网跟华山医院的医生进行沟通,通过互联网远程医疗给病人全方面的救治。上海中医药大学给了我们很多中药治疗的方剂和治疗方法、康复方案,包括康复体操,让我们的病人在里面获益匪浅。

  专业院感:巨大空间必须保障“零”感染

  马昕介绍,武昌方舱医院是洪山体育馆改造的,它里面的院感流程根本没有,来了之后必须要重新设置、排摸,像医院一样设置,体育馆可能门比较多、通风的地方比较多,但对传染病控制必须要有很好的“三区两通道”。

  另外,有8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很多也不是传染科出身,很多人在传染病的防控方面、自我防护方面还需要不断培训。而且当地很多工勤人员、勤杂工、保安在这方面完全是一张白纸,对我们来说这个压力比较大,任何一个人感染了,可能整个团队就瘫痪了,就没有办法开展下一步救治。所以大家来了之后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院感控制一定要走在最前面。

  15家单位,大家比较信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一致推荐我们感染科副主任,也是我们这支救援队的队长张继明教授作为方舱医院院感副院长,让他牵头带着我们院感护士把武昌方舱医院的院感工作做起来。张继明带着院感护士在整个洪山体育馆的角角落落全部走了一遍,每个角落进行排摸,每个出风口都查看一下,提出整改意见,当地尽最大努力帮我们整改,大家组成一个紧密团结的团队。

  院感团队就像地雷阵的工兵,因为前面有很多的未知,什么地方可能是有病毒,什么地方院感防护不到位,都是灾难性的影响。他们做了很多标识,把很多的区域都做了很好的流程改建,把这些规则标识全部写下来贴在墙上,告诉每一个队员、每一个工勤人员,每一个地方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二步应该做什么?防护服怎么脱、流程怎么走?一定要按照这个流程走,否则就不是安全的。

  马昕说,院感团队花了很多精力,对大量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给环卫工人、保安、警察、驻地酒店的工作人员培训,包括工勤人员和环卫人员第一次进舱的时候,都是由院感医生护士陪他们进去,看他们每一步操作、每一个动作是不是合理。因为他们操作如果不合理,不但感染自己,还会感染我们队员,所以对他们一定要密切观察,陪伴他们,等他们一切都已经非常熟练了,才敢放他们单飞。

  院感控制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不能松懈,尤其在后期很多队员想,前期大家都没有感染,一直很顺利,后期病人越来越少,我们会不会放松。院感工作从前到后,我们从来没有敢放松过,因为越到最后越容易松懈,越容易出问题。让我们非常欣喜的是,到3月10日休舱的时候,武昌方舱医院没有一个医生护士感染、没有一个工勤人员感染,在武汉15家兄弟方舱医院都没有医护人员感染,也没有工勤人员感染。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