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探访首个高温日下的日常防疫 口罩下透出北京人的自觉和责任

探访首个高温日下的日常防疫 口罩下透出北京人的自觉和责任

2020年06月09日 14:47 来源:北京晚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探访首个高温日下的日常防疫

  口罩下透出北京人的自觉和责任

  上午10时,阳光打在柏油路面上很是晃眼。五号线蒲黄榆站外,准备进站的乘客大多仍戴着口罩。个别没戴的,也会在进站前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口罩戴上……

  昨日,北京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预警。烈日炙烤下,人们的防疫工作还能坚持吗?记者多处探访发现,虽然防控降级,但大家按场所需求佩戴的口罩、自动测温处的主动停留、对社区岗亭值守的认可与配合,都彰显出几个月来防疫举措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首都市民的普遍自觉。

  口罩妙用

  坐地铁安心 还闻不到汗味儿

  地铁五号线的车厢里,“请您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的提示一遍遍播放。系着红袖标的管理员来回巡逻,偶尔遇到有乘客将口罩拉下,便会上前轻声给予提醒,整体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状态。“人少的时候不觉得,早高峰已经特别挤了,戴口罩还是挺安心的。”互联网员工小方笑言,“戴口罩很好,因为谁也没法吃东西,食物的味儿、别人身上的汗味儿都闻不到了!”

  小方告诉记者,目前在公司乘坐电梯以及去会议室时,大家都能自觉戴上口罩,平时在工位上就基本不戴了。“得经常用人脸识别解锁手机,还要喝水,而且一直戴着也不行,容易起痘。我们工位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大家就自发灵活调控了。”

  下午4时,朝阳大悦城地下一层的永旺超市,前来购物的顾客依然保持着佩戴口罩的做法。“挑选商品时难免会接触到别人,再加上这里空气流通状况有限,还是戴上口罩好一点。”程先生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全家人一直坚持出门必戴口罩,四个多月间无一人生病,就连之前经常感冒的小孙女,也没再出现过发烧、咳嗽等情况。“孩子少遭罪,大人少操心,就冲这个,也打算继续把口罩戴下去。”

  在位于九层的书店里,顾客同样均佩戴着口罩。人物传记书架前,臧女士正与老伴儿各捧一本书读得入迷。“我们坐公交来的,在这儿已经看了两个多小时。”臧女士表示,女儿给他们买了很多口罩,现在不用别人提醒,出门就会主动戴上。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书店依然要求顾客全程佩戴口罩,如果看到有不戴口罩的情况会进行提醒,“不过这种时候不多,因为大家都很自觉。有的顾客还觉得不戴口罩有点格格不入,自己也不好意思。”

  习惯已成

  炎夏能防晒 对鼻炎患者友好

  如果说室内场所有空调,戴着口罩还不算特别难熬,热浪滚滚的街面才是真正的“烤验”。

  “热啊!怎么不热?反正全身都在出汗,脸上也不显得特别闷了。”中午,徐婷走在路上,面对记者“戴口罩闷不闷”的问题,她笑着回答。

  白纸坊附近的万寿公园里,许多在户外的锻炼者也没有摘下口罩。一名侯姓锻炼者表示,由于公园里老人多,即便锻炼也戴着口罩,算是对老人的尊重与保护。“量力而为就好,别太累。”

  傍晚,在某居民小区的小广场,奶奶正陪着4岁的孙子图图玩滑板车。日头虽不似白天那样强烈,气温仍居高不下,老人的口罩却一直捂得严实。

  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有轻微的鼻炎,以前没有特意戴过口罩,因为疫情戴上后,觉得鼻子在换季期间舒服了不少。几个月下来形成了习惯,就一直没摘。“像我这种年老体弱的属于易感人群,多注重防护总没有坏处。”

  令她操心的是图图,孩子嫌闷,不爱戴口罩,图图奶奶学会了见机行事。如果孩子自己骑车、拍球,就暂时不戴,但聚过来的小伙伴一多,还是会劝着给戴上。若领孩子去水果店、菜店买东西,更是要在进门前戴好。“我出门都揣好几个呢!有时候一使劲儿,口罩绳容易扯断,孩子嘴巴还经常会咬到弄湿,得注意着换。”什么时候打算不戴口罩了?老人想了想,“随大流,我觉得外面80%以上的人都不戴,我们再不戴吧!”

  测温管理

  习惯成自然 还主动请求检测

  除了戴口罩,疫情防控期间,体温测量也是一项重要措施。从起初的不太适应,到数月后的主动自觉,测温环节为人们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

  在朝阳大悦城入口,记者观察发现,顾客均按照地上一米线自觉保持距离,依次来到测温区。前来购物的赵女士在机器人自动测温点稍作停留,屏幕中便显出头像信息和36.3摄氏度的测温结果,并语音报出“体温正常,请通过”。测温点旁,还有一名保安负责引导和监督。侧门偶尔也会有顾客进入,另一名保安手持红外测温仪,逐一进行人工测温。

  “商场毕竟还是室内场所,人员也相对密集,测一下体温心里踏实些。”赵女士表示,如今已经习惯了测温环节,甚至会主动找工作人员测温,“买东西也会倾向于去有测温的地方,感觉管理上比较规范。”

  在社区,自防控级别下降后,测温环节也一并不作要求。但记者看到,仍有严谨的市民在进出小区时,一再向执勤人员进行确认。

  在玉桃园三区12号楼下,正在执勤的新街口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从年后就一直在这个执勤点,已经认识了所有的居民。目前已不要求居民进出测温。“但是外卖人员、快递员要进,我们还是要看一下健康宝,做一下登记,出来的时候我们再记录好进出时间。”

  就在交谈期间,有两拨居民过来向执勤人员确认。“不用测体温了吗?”其中一对母子,孩子还穿着校服背着书包,明显刚刚放学。母亲告诉记者,他们周末没有下楼,还不知道进出小区的政策有所调整。“其实测体温也挺好的,心里更踏实。”

  社区值守

  离门五六米就把证拿在手里

  社区防控政策虽略略放宽,但记者发现值守岗亭并没有撤掉。几个月来,工作人员、志愿者守在小区出入口,筑起严密防线的同时,也获得了居民的理解与认可。

  下午,西内大街182、184号院的院门关闭,放在铁门外的黑色座椅上已经没有人,但楼下依然还有两位戴着红袖箍的志愿者。记者推门进去的时候,因为面孔陌生,一名志愿者马上询问,“您找谁?您有什么事儿?”

  记者看到,这里已不需再测体温,但居民都非常自觉,进出时会回身将院门关上。一位骑自行车的居民,在出门时将门拉开一条缝隙,出来后从车上下来,将门又关好。“经过这段时间,养成习惯了。平时关好院门多安全啊!”

  鲁谷街道的依翠园小区除了南门开放之外,又分时段开放北门,体温不测了,出入证暂时还需核查。七星园北小区的门口,也依然有志愿者在执勤。

  记者在南北两个门口观察到,进出居民多数还戴着口罩,都很自觉地出示出入证,有的离门五六米就已经把出入证拿在手里,方便志愿者查看。“防控级别虽然降了,但查出入证是为了小区居民安全,我们挺支持。他们在一天,我们就觉得更踏实些。”

  本报记者 魏婧 周明杰 宗媛媛

【编辑:梁静】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