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一位高铁工长的三个人生抉择

一位高铁工长的三个人生抉择

2020年06月17日 14:28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一位高铁工长的三个人生抉择
    图为周洪涛在工作中。 关明月 摄

  中新网哈尔滨6月17日电 题:一位高铁工长的三个人生抉择

  关明月 中新网记者 史轶夫

  哈佳铁路,是我国最北的高寒快速铁路。中等个、黑脸膛、虎背熊腰的周洪涛是哈佳铁路方正线路车间的一位80后线路工长。作为连续多年的段劳模,又是第一代哈佳铁路“垦荒人”的周洪涛,在别人看来却有点“傻气”,因为他的三次人生抉择,一比一次差,一处比一处苦。

图为周洪涛在工作中。 关明月 摄
图为周洪涛在工作中。 关明月 摄

  周洪涛原来在哈尔滨工务段哈尔滨线路车间,每天在哈尔滨站工作,令很多同事羡慕。两年前,不安分的他“要去高铁看看”,于是选择了离家170KM的哈佳铁路方正工区。在这里,每天除了五六个小时的睡眠,他就不停地用数据分析线路动静态数值,研究维修方案。每天嗓子都是沙哑的、眼里也布满了血丝。凭借科学维修方法,三个月就把工区二十几处设备不良,控制在二三处之内,车间干部职工对他钦佩不已。

  不久,周洪涛又自告奋勇,调到离家190KM、被职工们戏称为“魔鬼训练营”的得莫利工区。这里的线路位于地质断层带上,一年365天,职工有360个夜晚要上道,维修内容都是手持70斤重的内燃冲击捣固镐“当当当”地把轨道下部的石砟夯实抬高。“一个夜班,胳膊和肩膀被震得不听使唤,仿佛不是自己的。幸好,周工长不停地替换我,带我度过适应期。”“哪里薄弱就去哪里,从不讲困难。为了得莫利工区的设备质量,周洪涛整个人瘦了20斤。” 提起周洪涛,青工沈宏博一脸钦佩,车间主任李平宇的话里透着心疼。

图为周洪涛在工作中。 关明月 摄
图为周洪涛在工作中。 关明月 摄

  去年8月,周洪涛再次“临危受命”来到离家210KM、全段最远、条件最为艰苦的高楞工区。当时,工区吃水靠挑,十天半月才能洗个澡,一种名叫“刨锛”的飞虫撵着人咬。“越是艰苦越向前。”周洪涛为每位工友购买了细密网眼的防蚊帽,外出巡检高铁护网时,帮每个人把袖口、裤脚一圈圈绑好系牢,防备“草爬子”叮咬。山沟林木茂盛不透风,体重180多斤的他总是走最前面,后背都是白花花的汗渍,衣裤能拧出半斤水。

  冬季,大雪封山看不到路。一次,工程汽车在哈佳铁路218KM处陷入齐腰深的雪窠子,周洪涛跳下汽车,带领工友在近1米深的雪坑里死命地用手推、用肩扛。“‘维修天窗’马上开始,周工长急眼了,零下30摄氏度的天,直接把自己的大衣脱了,垫到车轱辘下,喊着号子往出推,5吨多的汽车救了出来,他却手脚冻僵,鞋里灌满了雪,袜子能攥出水来。”工友刘福军回忆说。

  由于工区地处山坳,手机信号时断时续,他得爬300米陡坡,才能接起儿子“爸爸、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那带着哭腔的电话,这位朴实的汉子总是违心地说“再过几天。”疫情以来,周洪涛在工区住了近60天,类似的话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妻子卢夏心痛地埋怨他“别人都往城里奔,你咋总去边远、艰苦的山沟!”周洪涛却安贫乐道:“这里条件跟宾馆似的,夏季有空调,吃得是自己种的绿色蔬菜,去现场有专车接送,相当于‘专家待遇’呢。”

  寒来暑往,在周洪涛和工友实干争先的努力下,高楞工区管内的36KM线路也取得了显著变化。6月初,哈局集团公司高铁综合检测车TQI的检测值同比由5.45降至3.7,高楞工区夺得了哈佳铁路哈尔滨工务段管内设备质量排行榜的第一名,消息传来,周洪涛和工友们的眼圈湿润了。

  (完)

【编辑:李玉素】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