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家乡唤“游子” 近千江洲儿郎回乡抗洪

家乡唤“游子” 近千江洲儿郎回乡抗洪

2020年07月12日 01:08 来源:北京青年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江西小镇实际可用劳动力不足千人 呼吁18至60周岁之间乡亲返乡
  家乡唤“游子” 近千江洲儿郎回乡抗洪

  “江洲儿郎,汛情紧急,家乡盼你回家支援。”7月10日,江西九江江洲镇发出一封信,呼吁江洲在外18至60周岁之间的父老乡亲回乡共抗洪灾,引发网络关注。

  1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江洲在家常住人口仅有7000余人,且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实际全部可用劳动力不足1000人。面对34.56公里长的堤坝,当地的防汛人手严重短缺,人员调配十分紧张。在长江(九江站)水位到19米时,江洲镇党委、政府迅速召开了防汛动员大会,制定了度汛方案,构建了镇防汛指挥部、防汛指挥所、防汛大队、防汛哨所四级防汛体系,调用了全镇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防汛,镇村全体党员干部24小时吃住在堤坝上。

  “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发出后,在江洲镇乡亲父老的朋友圈中被广泛传播。7月11日,已有近千名在外游子回到江洲镇,加入抗洪。“他们很多人都是住在九江,所以在看到这封信以后就立刻回来了。”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一工作人员称。

  杨世友今年42岁,在福建省泉州市工作生活已有25年。7月11日,杨世友告诉北青报记者,在看到当地政府发出的“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后,他于7月10日下午5点多出发,连夜开了8小时车,到达九江后又乘坐轮渡,于11日凌晨2点左右到达家乡。7月11日早上8点,杨世友起床加入抗洪工作。他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物资送给前埂村的防汛指挥部,包括120个水杯、50个雨靴、100件雨衣、100顶草帽和100箱矿泉水、100箱方便面。

  7月11日,据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7月11日8时,长江(九江)水位22.41米,超江洲警戒水位2.91米,为1998年来最高水位。水位还在迅速激增,九江市柴桑区已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江洲防汛进入紧急状态。

  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长江(九江)水位从19米到22.41米仅用了6天时间,水位急速上涨后,江洲防汛指挥部充分发挥四级防汛体系作用,所有镇村干部吃住在堤坝上,镇村干部、18个区直部门帮扶人员和自发防汛的村民们24小时不间断轮班,严格按照46553要诀巡堤查险,171个哨所巍然屹立,120人组成的应急抢险队、150名武警官兵和民兵连或出现在险段抢险、或整装待命。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汛情

  江西鄱阳县14座圩堤漫决 湖北今年总梅雨量已超1998年

  7月10日,受安徽、景德镇等上游地区降雨、水库泄洪,以及本地强降雨影响,江西省鄱阳县县域内河流、湖泊水位暴涨,全县14座圩堤出现漫堤决口险情,其中包括两座万亩圩堤,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截至7月10日,鄱阳县已接到136处险情报告,主要险情为漫决、跌窝、穿孔、泡泉。目前,鄱阳县多个水文站水位持续超警戒。

  鄱阳县防指已于7月9日13时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除江西以外,湖北也受到强降雨影响。

  7月10日8时至7月11日6时,湖北荆门降雨量分别达31.4毫米、40毫米。目前,长湖刘岭闸9孔闸门提出水面,出湖流量177立方米每秒。习家口闸2孔开1.15米,流量50立方米每秒。

  同时,7月11日清晨6时,湖北黄石阳新富河水位23.70米,超过1998年23.69米的历史最高洪水位。7时,富水水库两孔闸门停止泄洪。8时,阳新县将防汛应急响应由Ⅱ级提升至Ⅰ级。该县已经做好网湖分洪准备,等待最后的指令。另外,据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消息,6月8日湖北省入梅以来,截至7月9日,湖北全省累计平均雨量为492.8毫米,已超过1998年的总梅雨量,仅次于2016年。

  北京青年报记者11日了解到,为支持灾区做好应急救灾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下达救灾应急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3.09亿元,专项用于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受灾严重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应急恢复建设。本组文/本报记者 张夕 统筹/蒋朔

 

【编辑:朱延静】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