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蹭“失踪案”流量,底线何在?

蹭“失踪案”流量,底线何在?

2020年07月22日 10:49 来源:广州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蹭“失踪案”流量,底线何在?

  近日,杭州一女子在家中失踪,居住小区的监控也没有发现其进入的踪迹,家人悬赏10万元寻找线索,但至今未果。正当案件扑朔迷离时,一群自媒体网红主播来到女子居住小区,对着居民楼一阵猛拍,引发保安和居民的反感。

  随着网络直播越来越火,各种直播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当起了主播。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有的主播为了红得快而动了歪心思,靠劲爆、性感、猎奇等方式博取流量。

  在这些主播看来,案件的离奇性会带来更多流量。殊不知,他们的行为不仅给小区管理带来困扰,也是在给失踪女子家人心里添堵。对家属来说,亲人失踪一事已经让他们非常难受了,此时一堆主播还齐刷刷将镜头对准他们,无异于忙中添乱。

  有人还为此辩解称,有更多主播直播有利于扩大影响力,早日发现相关线索。可是,这些主播真的是为了寻找相关线索吗?如果主播们是真心希望帮助失踪者家属提供相关线索,我们自然很欢迎,但必须坚守社会道德底线,尊重他人的人格权,保护他人隐私。遗憾的是,我们看到一些网红主播只是为了追逐热点,他们的直播内容往往都是对案件的无端猜测,或者是迎合受众胡乱编造出一些细节,这对警方找到失踪女子毫无帮助,还会让家人受到困扰。

  在新闻伦理学上有一个避免“二次伤害”的原则,指的是新闻媒体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相关人员的新闻采访行为或报道中,要注意保护当事人及其亲属的隐私,避免对他们造成再次伤害。网络直播也是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遵守这一原则。

  面对案件离奇带来的流量与案件相关者的不幸,该如何抉择,一位参与报道的记者的回答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采访的记者这样回应网络上“为什么不采访失踪女士小女儿”的疑问:我不忍心,女儿太小了,母亲已经走失了,我觉得这件事情对她来说有一点困难,我不想去打扰她。(刘琛)

【编辑:梁静】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