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长江支流赤水河:“红色”大河奏响“绿色”乐章

长江支流赤水河:“红色”大河奏响“绿色”乐章

2020年11月02日 2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长江支流赤水河:“红色”大河奏响“绿色”乐章
    图为拆除后的凉风洞电站。 韩帅南 摄

  中新网昭通11月2日电 题:长江支流赤水河:红色大河奏响绿色乐章

  作者 韩帅南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如今,这条奔涌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大河,正在奏响绿色发展的乐章。

  近日,记者在走访赤水河的源头和流域时看到,这条饱含“红色基因”的河流,既是一条经济动脉又是一条人文纽带。绿意盎然,激情澎湃。

图为赤水河源头。 韩帅南 摄
图为赤水河源头。 韩帅南 摄

  “红色”的英雄河

  “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改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10月28日,夜幕降临,位于云南省威信县的红军广场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

  在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驻留威信时的操练场所,现在则成为市民们休闲、锻炼的好去处。该县的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红色小镇等红色旅游景点,每天亦吸引着慕名前来参观和瞻仰的各地游客。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经过赤水河,沿途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留下了“四渡赤水”的精彩诗篇。流传在赤水河的英雄故事和红色文化,让这条河流的“红色”更加夺目。

  当下,位于赤水河畔的红色文化景区,包括贵州省遵义市的遵义会议纪念馆、习水县四渡赤水纪念馆、四川省古蔺县的二郎滩渡口等,无不在讲述着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精神,激励着沿岸民众追寻更红火的日子。

  “绿色”的生态河

  10月29日,赤水河支流苦猪河畔水声潺潺,河水正欢快地自由流淌。今年8月,位于此地的凉风洞电站关闭退出。威信县河长办专职副主任谢作川介绍,小水电站拆除后,河水流量恢复至自然水平,当地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

  在威信县双河乡,万亩方竹在风中沙沙作响。中共威信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朝坤介绍:“方竹保水能力强,还能滋养水源,有较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样的景象在整个赤水河流域比比皆是。截至目前,云南省昭通市流域内17座水电站及拦河坝全部拆除完毕,退耕还林30.6万亩,调整产业结构建成竹基地39.7万亩;贵州省2018年至2019年累计向赤水河流域投入环保专项资金约45.65亿元人民币,今年计划退出45座小水电站;四川省关停造纸厂及酿酒作坊150余家、煤矿及非煤矿山25家、小水电11个,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51座、无害化厕所1.6万个。

  三省携手拟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

  10月28日,在热烈的掌声中,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共同通过《2020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昭通共识》。按照共识,三省将携手推动构建赤水河流域绿色经济体系、加快推进流域融合发展、健全流域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

  2016年以来,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论坛和协作推进会已连续5年举办,形成了《赤水共识》《毕节共识》《泸州共识》等重要会议成果,建立了长江流域首个跨省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机制。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表示:“当年红军‘四渡赤水’‘乌蒙山回旋战’的英雄之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完)

【编辑:李玉素】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