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浙江衢州:统战力量推动“新乡贤”回归 助力乡村善治   

浙江衢州:统战力量推动“新乡贤”回归 助力乡村善治   

2020年11月18日 19:4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浙江衢州:统战力量推动“新乡贤”回归助力乡村善治  
    祝平平带头参与村庄整治工作。 衢州市委统战部 供图

  中新网衢州11月18日电(张斌 童旭)新乡贤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如何大力挖掘并鼓励其成为推动乡村进步的重要实践者和引领者,是浙江省衢州市统一战线不断探索的课题。

  近年来,衢州充分运用统战思维,广泛凝聚新乡贤力量,从常山“新昌七贤”注入乡村发展动能,到开化杨林镇“懒汉治村”治出美好乡风,再到江山“村歌治村”文化振兴的大陈样本,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新乡贤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成为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法治化进程的“加速器”。

效果图:常山慢城乡贤俱乐部。 衢州市委统战部 供图 摄
效果图:常山慢城乡贤俱乐部。 衢州市委统战部 供图

  常山:“至少请一贤”注入乡村振兴动能

  从年薪近百万的优秀青年乡贤,到成功当选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衢州市常山县天马街道东方红村的祝平平迅速适应了身份的转换,并将从商的成功经验与优秀理念同振兴乡村相融合,头雁振翅带领群雁高飞。

  据了解,东方红村是一个城中村,全村无山、无滩、无林地,村内可实施项目极少,村两委的工作主要以扶贫等为主,事情看似不大,解决起来却也极为繁琐。

  最近,村里白马公园的一角发生了大变化,过往居民纷纷点赞:原来,白马公园南侧有一条长约60米的小道,原先的道路坑坑洼洼,道路两侧枝繁叶茂,除了对过往市民的通行造成不便,夜间照明也受到极大影响,存在安全隐患。此外,破旧不堪的围墙也有碍观瞻。

  9月中旬,祝平平上任后,着手开始解决问题。短短一个月时间,道路变得平整干净,两侧树枝全部修剪完毕,粉刷后的围墙也是“白衣飒爽”……

  “县领导、街道领导都找我谈了好多次,组织的信任使我打消了顾虑,更加坚定我回村参选的决心。”当选后,祝平平说,接下来,他将带领村两委实干苦干拼命干,逐步实现5年的规划目标。

  乡村振兴呼唤乡贤归来,今年以来,常山县持续招引优秀乡贤能人回村任职,选优配强“领头雁”。2个试点乡镇街道22个村,共有18名乡贤回村任职“一肩挑”,占比81.82%。

  怎样推动更多新乡贤回归?衢州“请贤六法”可以找到答案。

  据了解,当地通过领导请贤、乡贤荐贤、实战选贤、事业招贤、上门引贤、退位让贤等,实施一个乡贤服务团、一封请贤回乡帖、一次有礼家访、一次乡贤恳谈会、一次回乡看变化、一次乡贤上堂讲课、一个治村导师结对、一个重要岗位墩苗等“八个一”举措形成“至少请一贤”回路闭环,把新乡贤力量聚起来,带领党员民众共同发展。

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与村民们一起唱歌。 衢州市委统战部 供图 摄
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与村民们一起唱歌。 衢州市委统战部 供图

  开化:东坑口“懒汉治村”治出美好乡风

  “没有落后的村,只有落后的观念。”这是开化县杨林镇东坑口村支书徐樟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懒汉”是徐樟顺的“小名”,在村民们眼里,被称作“懒汉”的乡贤书记徐樟顺不仅一点也不懒,干事反倒雷厉风行。原来,徐樟顺每天早上会在村里晨跑一遍,发现问题立即召集干部们开会协商。

  但起初想要让东坑口发展可不是件容易事,发展资金哪里来?徐樟顺借智借力搭台聚贤,以乡贤联谊会建设为纽带,实施“反哺引资、基层治理、乡风文明”三项“乡贤+”工程,引领乡贤反哺家乡,很快筹集到部分建设资金。

  在“懒汉”书记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新乡贤关注家乡发展,村庄发展“智囊团”、创业致富“导师团”、生态宜居“护卫团”、纠纷调解“娘舅团”、乡风文明“劝导团”等五大乡贤服务团队应运而生。

  在乡贤们的带动下,村民们积极响应“比孝”号召,深入开展“好媳妇”“模范家庭”“孝敬之星”等评选活动,2019年浙江省首个“孝亲文化示范基地”落户该村。

在“懒汉书记”徐樟顺治理下,东坑口村面貌然一新。图为东坑口村沐恩桥一景。 衢州市委统战部 供图 摄
在“懒汉书记”徐樟顺治理下,东坑口村面貌然一新。图为东坑口村沐恩桥一景。 衢州市委统战部 供图

  江山:大陈“以文兴村”结出“幸福果”

  “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伴随着我们一年又一年……”

  这是新乡贤文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里的歌词,歌唱者正是江山大陈村支书汪衍君。15年前,在杭州经商的汪衍君因为浓厚的家乡情结,放弃在外定居的念头,承担了改变大陈村落后面貌的重担。

  在他看来,家乡文化底蕴深厚,走出一条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新路子是村庄发展的新机遇。在他示范带动下,大陈村获得更多的各方面支持。借新乡贤反哺之力,汪衍君撬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资源,仅该村新乡贤“致富能人”参与投资和捐赠的总额,就达3000多万元。

  汪衍君唱着《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一路从乡村祠堂唱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成为衢州新乡贤文化的重要代表作。如今,大陈村已经成为赫赫有名的“网红村”。

  2019年,村子就迎来33万人次游客,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创收1200余万元,村民正收获着一个又一个“幸福果”。

  “回到村里,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乡村的情怀。看到破败的古村落不断进步、变好,我感觉很有幸福感、存在感,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汪衍君告诉记者,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他希望用情怀打动更多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乡村实现振兴。(完)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