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黄河上游“宁巴石匠”用心砌出致富“台阶”

黄河上游“宁巴石匠”用心砌出致富“台阶”

2021年01月22日 1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黄河上游“宁巴石匠”用心砌出致富“台阶”
    图为宁巴村别致统一的围墙。 旦正多杰 摄

  中新网青海循化1月22日电 题:黄河上游“宁巴石匠”用心砌出致富“台阶”

  作者 李隽 旦正多杰

  22日,记者来到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当地民众的带领下走进该县道帏乡宁巴村,村口的大门别致吸睛:坚实墩厚的青石墙体,松茸平展的边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殿宇嵯峨,气势雄伟。

  “这是我们宁巴村人自己的手艺,是不是很独特,也是靠这个手艺我们村脱了贫。”村支部委员加羊加介绍,宁巴村位于青海省循化县道帏乡东部,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季节性务工和农牧业收入,收入来源单一、发展技能不强,村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宁巴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各项扶贫政策,积极动员村内劳动力,充分发挥本村村民砌石筑墙的本领,逐步探索“党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村民靠手艺发家致富。

图为正在干活的“宁巴石匠”。 旦正多杰 摄
图为正在干活的“宁巴石匠”。 旦正多杰 摄

  “宁巴村垒石砌墙技艺保留于民间已达600多年,它就地取材以毛青石、生土和边玛草为材料,采用收分墙体、加厚墙体、做边玛草墙领等砌筑方法,有效提高了藏式传统建筑的安全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们不仅要传承这门技艺,还要靠这个本领发家致富。”加羊加说。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宁巴砌墙建筑队组织老艺人组建团队,相继在甘肃、青海、四川等多地承建了60余座藏式寺院的新建与修复工程,创造经济价值达175万余元,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460余人,因其独特的砌墙技艺,赢得了青海省优秀劳务品牌“宁巴石匠”,成功为宁巴村群众砌出了劳动致富的新台阶。

  作为宁巴村的致富带头人和“宁巴石匠”的传承人,加羊加靠着精湛的砌墙手艺,年收入已经达20余万元,在村里盖起了“小别墅”。同时,他每年带领村内的贫困劳动力到自己的工地上就业,普化才让就是其中之一。

  普化才让是宁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他的妻子患上癌症,看病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外债台高筑,于2017年被村里识别为贫困户。一贫如洗的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村“两委”及老党员的再三鼓励下,才燃起了普华才让对致富的渴望。

  几年的时间里,普华才让跟着村里的砌墙建筑队,在工地上通过自己的勤奋刻苦、现学现卖,靠砌墙技艺实现了年人均纯收入超过脱贫标准,顺利摘下贫困帽子。

  “现在已经脱贫了,不能光拿着政府给的钱过日子,靠自己的手艺劳动挣钱,也能保证一份稳定的收入,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普化才让感慨道。

图为还在施工的藏式院落。 旦正多杰 摄
图为还在施工的藏式院落。 旦正多杰 摄

  像普化才让这样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的例子在宁巴村乃至循化县举不胜数,“宁巴石匠”为化素质较低,没有其他特殊发展技能的群体提供了施展本领的平台,改变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让村民充分发挥了内生发展动力和自身造血功能,改变了宁巴村原本的贫困面貌。

  为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收官、乡村振兴开好局,道帏乡把“宁巴石匠”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鼓励村民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不断壮大“宁巴石匠”队伍。循化县也把“宁巴石匠”作为乡土人才着重培养,吸引“宁巴石匠”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绩,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打造一支乡村建设主力军。(完)

【编辑:王诗尧】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