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走入“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两岸媒体人寻星紫金之巅

走入“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两岸媒体人寻星紫金之巅

2021年06月07日 12:50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走入“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两岸媒体人寻星紫金之巅
    6月6日晚,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拍摄的美丽星空。 中新社发 任昱哲 摄

  中新社南京6月7日电 (周晓航)参与“遇见美好江苏·寻星紫金之巅”活动的20余位两岸媒体人6日走进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下属的盱眙观测站,了解中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的前世今生,探索星空奥秘。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台副台长毛瑞青告诉中新社记者,建成于1934年的紫金山天文台是为天文科学研究而建,是当时的国立第一天文台,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毛瑞青介绍,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天文研究机构,都与紫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云南天文台便源于抗战时期“中研院天文所”西迁到凤凰山的工作站。

6月6日,20余位两岸媒体人走进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了解中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的前世今生。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周晓航 摄
6月6日,20余位两岸媒体人走进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了解中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的前世今生。 中新社记者 周晓航 摄

  今年入职紫台的台籍副研究员蔡岳霖告诉两岸媒体人,台湾和大陆的天文学研究方向不太一样,“蛮期待台湾和大陆多一点学术上的合作”。

  参观过程中,天文台讲解员为两岸媒体人介绍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的科研成果。媒体人们纷纷提出趣味问题,讲解员一一作答。

  台湾自媒体人蒋成圃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天文学有助于缓解压力,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去了解诸如天文学等未知科学,便会发觉宇宙的浩瀚和自身烦恼的微不足道。

  深夜,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两岸媒体人通过望远镜探秘美丽星空,并架起相机进行拍摄。点点星光之下的观测站不时传来媒体人们的惊叹声。

  “超浪漫!找到了自己的星座特别开心。”台生陈羽君目前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她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紫台的科学家把晦涩知识讲的非常有趣,这次经历让她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遇见美好江苏·寻星紫金之巅”两岸媒体人联合采访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华夏经纬网和江苏省台办共同主办。活动于本月5日正式启动。(完)

【编辑:翟璐】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