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黄埔】黄埔一期王逸常之孙:前半生投笔从戎,后半生辞官兴学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4日 15: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黄埔军校。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在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之际,中新社推出百人口述历史系列专题片《风起黄埔》,全球寻访100位具有代表性的黄埔校友及后裔,聆听先烈故事,追寻先辈精神,以此更好地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

  王逸常,安徽六安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生。毕业后,留在黄埔军校工作。后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1947年王逸常被国民党授陆军少将,并未出任军职,而是赴重庆创办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王逸常长期在重庆担任中学教学工作。1962年,调往武汉市政府文史研究馆任馆员。1986年10月在武汉病逝。

  王逸常之孙王宇恒任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他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称,自己的祖父一生都在寻找国家、民族富强之路,当年投笔从戎是如此,后来投身教育事业亦是如此。王宇恒称,老人在离世之前,最惦念的还是国家的发展,还有那些远在台湾的黄埔同学。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他希望两岸能尽早团圆,能有机会替祖父去台湾看看故交、后裔,带去他的思念。

  记者 党田野 西安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