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江一燕获建筑大师奖为何遭群嘲?对行业缺乏敬畏

江一燕获建筑大师奖为何遭群嘲?对行业缺乏敬畏

2019年10月25日 08:31 来源:扬子晚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10月21日,江一燕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消息又引发围观。随着质疑其获奖真实性,以及该奖项含金量的声音四起,22日晚,江一燕发长文回应此事。昨日,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其实江一燕得奖本身并没有问题,大众对于演员“跨界”获得建筑专业奖项似乎有些不理解。那么为何公众会对江一燕的“设计师”人设反应过度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问题1:确实获奖了,但突出个人不合适

  事情已经发酵了3天,从获奖到公众质疑,再到引发群嘲。江一燕从低调认领“跨界设计,获建筑界大奖”,到高调回应,迎来了更大公关危机。昨日,扬子晚报记者拨打其工作人员齐小姐的电话,一直处于通话中状态。

  江一燕确实得奖了。记者查询“美国建筑大师”奖官方网站发现,获奖项目LJ别墅获得的是“建筑设计/住宅建筑大奖”,获奖单位为詹姆斯建筑工作室,其中首席建筑师为“雷加·贝尔斯”,设计团队名单共有四人,江一燕的名字“Yiyan Jiang”排在第一位。

  10月24日,美国建筑大师奖的宣传主管通过媒体回应江一燕获奖一事,称建筑大师奖(AMP)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设计师和有创意的思考者开放。他们相信优秀的建筑通常是团队合作的结果,AMP不考察每个设计团队成员或客户在设计过程中的个人贡献水平。该项目是因其自身卓越的设计而获奖的,而且奖项也颁发给了整个公司和团队。奖项是为了褒奖团队,因此,江一燕突出个人的做法并不合适。

  问题2:奖项含金量不足,获奖者众多

  关于这个奖项的含金量,有的建筑设计师在采访中对扬子晚报记者语焉不详,不去过多评价,原因就在于该奖项身边不少设计师朋友得过,若评价其不够权威显然会得罪同行。据介绍,“美国建筑大师奖”于2016年由一个伊朗人在美国创立。奖项的申报门槛很低,只有年龄限制——全世界超过18岁的所有人士均可以报名参选,前提是缴纳300美元的报名费即可。除了门槛低,获奖项目的数量还特别多,2019年度一共有278个作品获奖。

  此奖项的含金量的确值得商榷,若要论“行业里至高无上的荣誉”,业内人士比较认可的奖项包括不少权威奖项,比如有建筑界诺贝尔之称的普利兹克奖,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亚洲建筑协会的阿卡汗奖、密斯奖等。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获奖名单中不乏多个中国项目,基本都是楼盘售楼处。一般设计大奖中很难有售楼处项目入围。这类似国内一些房地产圈自我娱乐的奖项,更偏商业运作。

  问题3:业主身份曝光,对行业缺乏敬畏之心

  江一燕参与设计的获奖作品绿色“梦想家园”,是一座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城市中的理想花园。

  但有网友深扒项目发现,江一燕在其中扮演的真正角色不是设计师,而是甲方。该项目6年间前后换了五任设计师,最后找到德国设计师雷加·贝尔斯,与她的想法高度契合。在网站的项目视频里,江一燕详细讲了这个别墅。

  甲方向设计师提需求,就算参与设计、能跟着拿建筑相关的奖项吗?不仅拿了奖,还署名第一位,这又是什么操作?而在江一燕最初微博中,并没有提及真正参与建筑设计的三位设计师。

  这刺痛了为项目熬到脱发的建筑从业者们的心。建筑设计专业本科培养要五年,课程涉及力学、结构、材料等多个专业领域,不是空有灵感就能随便被跨界的行业,于是在江一燕微博评论区有网友灵魂拷问:“执业是需要证的,图纸是需要盖注册章的,您有么?”

  业内人士认为,江一燕的问题在于,没有对“隔行如隔山”产生足够敬畏,导致翻车事故发生。有网友调侃,“姐姐千万不要写代码学编程啊,给程序员留条活路,毕竟我们头发也不多。”

  问题4:“全能人设”遭扒皮,做好演员才是完美

  面对舆论旋涡,江一燕的回应更多是为其“全能人设”提供支持:支教十年、热心公益、爱动物、获摄影大奖……

  事实上,这些人设在之前就曾引发争议,比如获得国家地理摄影大奖,就曾被扒出全称叫“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华夏”代表的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中国版权合作方华夏出版社。当年,他们在中国邀请了15位包括明星、媒体人在内的名人参与,最终获奖的还有演员李光洁、涂松岩等。与其他人继续在影视圈耕耘作品不同的是,江一燕从此在自己的履历上加上“拿摄影大奖”这一笔,并以此为基础出影集、开影展,借此强化自己文艺、全才的个人形象。

  此次人设风波,令江一燕的私生活、散文随笔都被网友研究了个遍,由于她热衷于在文章中夹杂英文单词,并在后面用括号标注中文释义,还诞生了“江一燕体”。但她的本职工作反而是被提及最少的部分。“江一燕获美国建筑大师奖,网友:她只是抽空做了个演员”这样的说法看起来十分讽刺,入行17年的江一燕,上一部电影作品是2017年的《暴雪将至》。

【编辑:黄钰涵】

文娱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