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200余件“猪”文物重庆展出 讲述“猪”的文化故事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31日 09: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解说】清代圆雕玉猪、东汉红陶猪、唐三彩卧猪……近日,在2019年中国农历己亥猪年到来之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金猪贺岁”新春文化展览,260件与猪相关的展品亮相,其中不乏千年历史文物。

  本次展览从家猪的驯化讲起,总共分为“金猪有财”“金猪有福”“金猪有文”三个部分,将中国数千年家猪饲养历史及衍生文化串联呈现。

  【同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所 副研究馆员 艾露露)

  整个展览里边就从猪的起源开始讲起,我们的这种家猪饲养业从很早开始,其实我们能看到的,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我们的先民已经开始在大量地饲养家猪了,然后以家猪为我们的主要肉食来源。从经济影响然后讲到我们的一个文化影响。文学作品里边的一些猪的形象,这是我们在这个展览里边都能看到。

  【解说】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本次展品涵盖新石器时代猪骨遗存、汉代陶猪、晋代玉猪、清代滑石猪、玛瑙猪、圆雕猪等,其中近80件文物为汉代陶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艾露露告诉记者,在汉代丧葬文化中,“视死如视生”的观念突出。

  【同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所 副研究馆员 艾露露)

  汉代有一个习俗就是,他是喜欢用这种,我们叫做模型明器,他就模拟生活的各个场景。就我们在我们这个展览里边有猪圈,这个猪圈就是完全复原了墓主人生前,他们可能他的庄园里边,可能就存在着这么一个猪圈,然后这个猪圈的上面,它是跟人的使用的那个厕所,它是连在一起,这个是为了方便我们的基肥。所以其实我们能看到,从我们的这些文物能看到,在2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已经有这种经验意识了。

  【解说】据了解,本次展览最具亮点的展品是清代圆雕玉猪。该玉猪长9.5厘米、宽5.2厘米、高6.3厘米,背上披着带有如意纹的盖毯。

  【同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所 所长 杜芝明)

  这一个猪呢,它实际上它的嘴巴是向前支出来了很多的,所以说有人认为它是模仿的野猪的这样一个嘴的这样一种形态。那么同时,它的猪的周边有一圈那个带子,有一圈吉祥带,说明那么这个圆雕猪在当时清代的这一个文人雅士当中,它是作为一种文玩这一种存在的。

  【解说】此外,本次展览现场还展示了与猪相关的神话、诗词、成语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杜芝明告诉记者,受众熟知的《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这其实也与猪的天性有关。

  【同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所 所长 杜芝明)

  在我们汉代,那么猪作为十二生肖之一,那么实际上就有了叫做亥猪是水畜的这种记载。那么为什么是水畜呢?因为它喜欢水。因为它的汗腺不发达,所以它经常在猪圈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它是拱来拱去的,它就是为了降温。

  记者 张颖绿荞 重庆报道

责任编辑:【刘羡】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