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初中科学课改革4年后画上句号 回归分科教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武汉初中科学课改革4年后画上句号 回归分科教学
2009年01月09日 09: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春起回归分科教学

  武汉推行了4年多的科学课改革在一路争议声中走到了终点。武汉市教育局负责人日前宣布,对初中科学课进行重大调整。以前被合并入科学课的地理、生物、物理和化学,将重新回到主科的课程表上,分科教学。(2008年10月10日,本报曾以《武汉科学课改革四年陷入分合之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场博弈》为题予以专题报道——记者注)

  根据调整方案,从2009年起,武汉市初中科学课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时由每周5课时减少到每周1课时,列入地方课程管理和教学。七年级开设生物、地理,八年级开设生物、地理和物理,九年级继续开设科学。2009年秋季起,在九年级开设化学、物理。

  2004年秋季开学,武汉市从初一年级开设科学课,10万名学生使用武汉版《科学》教材,将原来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材合四为一。这样做的初衷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而不是一味地为了分数而学习”。

  但因师资力量、教材编排等问题,学校和学生都不适应这个新的综合课程,甚至出现音乐、美术、体育老师都来教科学的怪现象。2005年年初的武汉“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立即停止科学课,理由是师资短缺,教学设备与课程要求极不配套,教材适用度及研究不到位。此后,科学课在争议声中度过了4年的时光。

  回顾4年改革,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实施科学综合课程,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实施科学课程,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校本教研,探索了教师培养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科评价改革。此外,科学课跨学科、多领域的内容整合,注重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对其他学科也有积极影响。

  但该负责人同时坦承,在推行科学综合课程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现阶段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一是科学课全科教师问题无法彻底解决;二是评价办法无法很好地对接;三是实验设备无法完全保证,“这些问题是制约继续推进科学综合课程的根本因素。”

  这位负责人表示,武汉版《科学》教材,将作为课程资源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纳入地方课程管理和教学,供学生选修。

  自2001年秋季起,全国课改实验区陆续开设了科学课,然而在实践中,却障碍重重。北京市海淀区是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之一,起初,有9所学校开设了科学课,如今已屈指可数。

  科学课改革的初衷是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在现实中却困难重重。“精彩的课堂,无奈的考场”,在本报记者采访中,不少学生和家长都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对科学课的“爱恨交加”。

  2005年初,在武汉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民盟武汉市委副主委、武汉中学原副校长邵树人首次提出停止科学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得知科学课“回归”,邵树人对当地媒体直言:“这就预示着科学课改革的失败,并且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科学课作为地方课程,到最后会不了了之。”

  “准备不足之外,中高考才是科学课一座真正绕不开的山。”武汉市一所中学的黄校长认为,要真正解决中国教育之痛,解开高考死结,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高中课改,使其与初中课改“挂钩”,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只有这样,科学课的教育改革,才能顺利推进。本报记者 雷宇 通讯员 邹永宁

【编辑:侯冬华
    更多教育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